2009-10-11

[觀影]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



Taking Woodstock
胡士托風波

Directed by ANG LEE
Written by James Schamus, Elliot Tiber(Book), Tom Monte(Book)
Year: 2009

Demetri Martin
Imelda Staunton
Henry Goodman
Jonathan Groff
Liev Schreiber

IMDB: 7.1
RT: 51%






嚴格說來,此片有點像是李安的作業,而不是作品。若是給其他新進導演拍,可能會獲得不錯的掌聲,就因為冠了李安的名──這就是所謂的期待越高、失望越大,並不是這部片不好,只是李安對這部片下的功夫明顯沒有以往的作品多,所以我是能夠理解爛番茄的分數是怎麼一回事。

伍德斯托音樂節是美國一個相當重要的文化指標,可六零年代那時真的不是我的時候,李安也沒在此處多作著墨,甚至連演唱會都沒看到勒……對六零年代搖滾樂感興趣的樂迷們可能會失望。
可是主觀本來就是扼殺好作品的成因之一,早在看片前我就知道此片對“音樂“方面描述甚少,反倒是對“自我“與“家庭“關照得多,也就依著後者去看了。所以胡士托風波究竟好看與否?還是老話一句「抱著正確的心態,就能令人點頭。」我自己是看到掉眼淚。

如果是李安的粉絲,應該覺得蠻熟悉的,此片中有頗多分割鏡頭,李安一貫的音樂風格,當然還有李安超擅長的感性戲碼,都在在能提醒觀眾,過去和李安共度的快樂時光。


片和李安之前的作品,斷背山與色戒,相形起來歡樂得多,片中的嬉皮們也因此等音樂盛事,吸大麻、嗑藥而顯得暈陶陶,不亦樂乎;對白既外放且幽默,角色雖然
荒誕不經卻有著層次。像這種描述嬉皮的片子照理來講應該很荒唐,可李安溫文儒雅是眾人皆知,他的書生調子儘管軟化了這個音樂節的瘋狂,突顯了愉悅、美好與
另類的平靜。或許以李安來說,這部充滿裸體、髒話的片子已經很狂野了。
總之,這片在所有李安的電影中,應該是最令人開心的一片了。



既然此片不重音樂,那來看看家庭部分。
主角艾利略是個室內設計師,卻因為父母在鄉下地方欠了貸款而留在父母身旁幫忙,在一個偶然的想法下,他開始舉辦伍德斯托音樂節,這讓他認識了更多人,也相形比對了自己,更進而發現母親二十年來的祕密、父親的真實面貌。

親情真的是此片重點之一。
主角艾利略在片頭是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年輕人,對父母的態度像是欲拒還迎,一方面怨嘆父母讓自己把一切都賠在這個小鎮上,一方面又對父母具有使命感。實際上他是不是害怕離開父母?我想是的。就算不是,他的決心也十分薄弱。
李安在拍這些東西真的就很厲害,開頭來個主角和家人走路的順序,就給了觀眾鮮明的印象。隨著伍德斯托音樂節越來越接近,觀眾對主角們也更深入了解,當他們剖開心胸讓彼此了解那份愛的時候,確實頗令人感動。


這片中我大概掉了兩次淚,一次是在艾利略父母吃了大麻蛋糕而主動拉著兒子一起跳舞;另一次則是艾利略在收拾行李,準備離家前和父親的對話,此段的情感非常
突兀,狄米崔馬丁的演技不能說好,但我覺得自己了解那種情緒的崩垮,所以就跟著他哭了……說真的,看胡士托風波,想被感動的話,觀眾要自己努力一點。
我在邊看胡士托的時候還是不免拿斷背山的痛心來比較,胡士托不管在任何一方面都拍得淺多了,感覺李安並沒有用太多個人觀點去拍這部片,也讓此片顯得非常自由。



有關大麻與迷幻藥。

是此片著墨的小小重點之一。不過…由於我看過猜火車那種令人頭皮發麻的幻覺影像,再加上個人並沒有經驗,實在難以體認那種連色彩都變樣扭曲的幻象。嗑了藥
以後的艾利略在小丘之上觀看人海之中的舞台,那裡有著亮光,隨著人群的波動不斷地擴大而變成浪潮──這大概是對演唱會著墨最多的地方了,此段令我印象深
刻,因為非常的美麗。
雖然沒有胡士托那麼誇張,但是我也參加過幾場演唱會,那種水泄不通、被人夾著走的人群真的非常可怕,當下是非常嗨啦,有種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感覺,但看完演唱會後,還是得回到地上當個正常人,胡士托風波也是如此。

講到這個同性戀的部分……
如果去看了還沒發覺艾利略的性向,呃,那你可能年紀尚小或是非常樂觀(喂)艾利略很多舉動透露出了他的真實身分(講真實,是因為艾利略本人想隱瞞這件事),李安用非常含蓄的手法帶過這些事,和斷背山的激情就有點不同味了…不過性向只是主角自我的一部分。

此片還是值得觀賞,只是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說,這不是李安最好的作品。

最後,誰適合去看胡士托風波?
如果能夠體悟前幾部李安片的電影語言,就可以去看了,非常簡單。呃…不過真的請爸爸媽媽不要帶高中以下的小朋友去看,那天我旁邊跟了一個小六的女生,看到睡著感覺還蠻浪費的耶~還是不要的好,年齡未到真的是無法體會李安的電影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