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整理

如標題,把在ASK上回答的問題整理一下放到這裡。

請問在你Primer心得文中一段"Primer提出的理論基於一個不斷變動的現實和多個回到過去的角色上,若以存在主義角度來思考的話,我想Shane Carruth解決了大部分的時空前後矛盾問題"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讀了又讀但還是搞不太清楚,可以解釋嗎orz


啊...我知道我腦袋裡想的,但我可能會解釋得不好。而且會有劇透。

就是說呢,一般我們看一個創作出來的作品,不管是什麼,小說、漫畫、動畫、電影、影集都好,我們會用第三者視角去看創作者呈現給觀眾的橋段,但這多多少少是與劇中角色的處境有所差別的,我們觀眾通常會比劇中的角色得到更多的資訊。比方說,當A角色用文字方式表達出他心中的想法,同時在場的其他角色BCD不會知道他在想什麼,但處於情境之外的第三者讀者/觀眾我們卻知道A的想法(但這一切都出於創作者的操作,如果創作者決定讓觀眾得到與劇中角色一樣的資訊,那就是另一回事。)

這也造成觀眾經常用主觀的全知角度/態度去看一個作品,反倒漏掉了在場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出發點/觀點。片中的狀況是角色受到來自未來的分身干擾,如果只是要以全知觀點去分析到底誰做了些什麼、過程又是如何發生,那網路上有很多不同的理論可以參考。

我在寫這段時的主要想法(好久以前寫的都忘得差不多了XD)就是把自己拉到與角色同樣的情境中,更偏向是靠著「為什麼Shane Carruth要這樣做」這道牆來摸索著前進。因為我稍稍了解Carruth這個人對「存在」和「身分」有著疑惑與不安,正如Primer片中的科學家主角們,以科學來創造出一套賺錢的方法,卻面對了不可知的危險,而他們應對的方法就是以他們的科學想去免除過去的錯誤,但其中又衍生出更多錯誤,為他們的過去帶來了變化--所以我作出了那樣的結論,以存在主義角度來切入只是剛剛好。

為什麼用存在主義解釋...呃,因為我本身的思維模式就是深受其影響(真的是剛剛好)非常非常粗淺地用我的話來說,存在主義的本論一是強調非恆常的自我意識和個體主觀經驗,二是一的反相,能說是全體由個體築起的概念,簡單說有點像鋼煉裡「一為全、全為一」的循環說法,個體的存在同時與萬千個存在並存,「全」是千變萬化且難以預測的,且不時會帶給「一」困境與痛苦(或反之),此時個體的自我意識與主觀經驗就會作出反應(不反應也是一種反應),但如此也不過是整體的一部分。如果你還剛好有看Shane Carruth第二部電影Upstream Color,差不多也是這種概念。

回到Primer上,我覺得Primer角色所碰到的困境能用這種思考方式去處理,所以與其說用全知角度來解決物理矛盾,不如說我已經切到不可知角度來應對時空穿梭的可能差錯。片中角色的主體經驗是在體驗過一件事情後,認為自己應該修正過去的錯誤,但當他回到過去時,其實仍是線性地繼續/延續自己的經驗,並影響到過去的那個自己的經驗。簡單來說,時空在這裡是客觀又主觀的概念,該角色認為自己回到了過去,不過就主體經驗來說,他的過去就已經過去了,在這裡他只是在體驗新的經歷,順便還影響到在該時空中的那個自己,並不是真的在「修正自己的過去」。

(啊,是不是又越說越複雜了啊...)

終歸說來,就只是一個思考模式上的轉換,真的,就這樣而已。如果想要以全知的方式來理解這部片也很好,我也是偶爾還會去看看那些複雜到不行的圖表來回憶這部片哩。


您好,我是愛看電影的門外漢,一直都是追著喜歡的導演、演員或題材一股腦兒看。目前大概是對重要作品跟風格能說出大概的狀態,在想著要看得更深一點,在技術、手法或主題傳達上可以有更明確的想法。不知道您有沒有建議的方向(例如關注哪方面消息或是研讀哪類資料)可以參考?先說聲謝謝,祝福一切都好:)

以下針對好萊塢歐美系的電影,亞洲電影我愛莫能助。

Louis Giannetti的《認識電影》是一本強悍的入門書,版本隨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93727

因為我是比較通俗的影迷,要我說的話最低限度把認識電影讀一讀(沒空就挑有興趣的章節),然後保持一年看一百部電影之類的習慣,IMDb top 250看一看,過個三、五年講話大概就可以比較大聲一點了......

要在實戰中套用理論會比較困難,因為每個導演的出身和理念都不同,一部電影(有時是一個系列)是許多人的集思廣義集合品,認識電影和IMb250可以讓你理解大眾電影的通則,看穿歷史和文化可以靠Google,看穿人就沒那麼簡單,這種可以靠訪談和對創作者的理解,碰到冷門/網路前年代的怪咖只能自己腦補。

另外如果你想對電影產業或電影動態有所了解的話,就是固定讀新聞和看票房分析成本,大概看個兩、三年就能摸清上下游關係和推測電影的宣傳和影響力等等。要看這些請和這些網站做好朋友:THR、Variety、Deadline、Indiewire、Twitch(大眾、獨立、國際新聞的部分,英文新聞是比較好也比較可靠的選擇,但注意有許多媒體會把謠言當事實報導,隨之起舞只會浪費時間浪費感情)、IMDb和Box office mojo可拿來看成本和許多你需要的電影資訊。

其實我就是個假掰的菜鳥影迷(12XX片/五年快六年),什麼都剛入門不久(認識電影和IMDB250也還沒看完喔),每次有人來問我這種"how to"或推薦的問題就令我感到囊中羞澀,我只是有點會講廢話。當影迷真的沒有什麼固定途徑,有看片有觀察有歸納才是重點,其餘都只是輔助罷了。



記得靠靠曾經提過Nolan的強項在犯罪電影/黑色電影,除了Momento/Insomnia/Prestige外 還有推薦的嗎? 另外提到這類電影,靠靠覺得有哪些導演是值得一看的? 我最喜歡的是大衛芬奇的Seven

1. 你是說Chris Nolan對吧?

Chris只拍過九部片,除了你提到那些之外,他早期還有一部成本低到炸裂的電影Following,也能被列在犯罪電影之內。老實說,就算成本/格調/題材不一,他每部片多少都與犯罪有關,老實說。

2. 導演的話,像是馬丁史柯西斯?弗里茲朗?羅曼波蘭斯基?希區考克?布萊恩狄帕瑪?麥可曼恩?應該沒什麼導演會一輩子拍類似的題材吧...? 很難給你一個任職20片/30年以上其中有90%都導犯罪片的導演

只給我看過的OK? 帶點黑色風格的犯罪電影為主,有時會不小心怪力亂神。

Alan Parker - Angel Heart (1987)

William Friedkin - The French Connection (1971)、Cruising (1980)、To Live and Die in L.A. (1985) [不怕髒的話也推Bug和Killer Joe]

Curtis Hanson - L. A. Confidential (1997)

Joseph Sargent - The Taking of Pelham 123 (1974)

Joe Carnahan - Narc (2001)

David Slade - Hard Candy (2005)

Nicolas Winding Refn - Pusher trilogy、Drive (2012)、Bronson (2008)

Paul McGuigan - Gangster No. 1 (2001)

David Cronenberg -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4)、Eastern Promises (2008)

Rian Johnson - Brick (2005)、Looper (2012)

Scott Frank - The Lookout (2007)、A Walk Among the Tombstones (2014)

一些近年被我撞見覺得不錯的

Jeremy Saulnier - Blue Ruin (2013)

Dan Gilroy - Nightcrawler (2014)

Denis Villeneuve - Prisoners (2013)、Enemy (2013)

Justin Kurzel - Snowtown (2011)

Alain Guiraudie - L'inconnu du lac (2013)



看了靠靠的推薦有點想入坑Oz。請問Oz的虐是虐在Beecher和Keller的感情線上嗎? 互相傷害的愛情如果描寫得不夠好的話會覺得有點落入小朋友式佔有慾、為虐而虐的俗套,但是靠靠的簡介給我的是一種兩個始終明白對方和自己感情但總不如願的真愛,因此對這樣的描寫方式很感興趣

最近這些Oz問題讓我想重看(快住手)

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因為Beecher擔任領導觀眾入劇/入獄的角色,也(算是)作為結束這個劇的角色,他很像主角但又不真的是主角,Beecher和Keller的故事只是看起來大宗(也實在令人印象深刻),但礙於飾演Keller的Chris Meloni後幾季有接另一個劇,Keller出場的次數其實並沒有非常多(但一出場都是虐虐虐虐甜虐虐虐甜虐之類的)

再來,和你說下他們是怎樣的虐法:他們是不同世界的人,Keller是個真正思想扭曲反覆無常的變態,Beecher是個中庸不小心入獄的正常人,就這樣。在我眼中他們(戀愛後)也不是真的想傷害對方,而是不得不屈服於他們的本性。簡單形容這兩人儘管深愛彼此,但他們經歷許多事情,心靈和身體上的,外在和他們彼此之間的,又,Oz並不是一個能讓人信任身邊夥伴的地方。(再又,我不認為此劇製作人相信更生和改變)

看Oz如果只想看BK愛,絕對會因為份量不足而欲求不...…咳,枯竭的(而且Keller第二季才出現唷~)

Oz有許多角色和許多段關係,能讓你徹底地、充分地,在精神上感受到影集製作人/編劇的虐待狂,以及你自己作為被虐狂的潛力。我個人是除了角色之外,一樣享受這些角色的黑暗面所帶出的各種議題,這個劇是讓人能夠遠觀的不幸大本營,。

這樣講好像有點可怕,不過BK真的超讚的,不看嗎?



謝謝靠靠對夜刑者的回答。我也來說一下夜刑者打中我的點好了XD 第一也是史塔森很少見的類型,所以相當喜歡的他在其中的表現(街邊烤肉晚餐和最後膝枕那段尤其)。第二大概是整體的無奈氛圍吧?非常喜歡贖罪類型但是悲劇走向的題材,也很喜歡描寫角色掙扎的雙面性及城市街頭人物的點。如果靠靠有知道史塔森演的類似題材或是其他類似電影也請麻煩說說,謝謝! (有時間有空有興趣或剛好知道的話啦!!我也會多增加自己涉獵的電影範疇)

史塔森接的正經電影好像不多耶,哈哈哈哈(身為迷妹突然覺得有點哀傷哈哈哈哈)

史塔森電影的話我差不多看完了(除了配音......和Uwe Boll的片子)他演過不是特工/打仔/司機/警察/殺手/黑道/罪犯且還算認真的電影,好像就只有他和Chris Evans、Jessica Biel、Isla Fisher演的London吧(還有Paula Patton和Kat Dennings哩),不過嗑藥後大談哲學的愛情片好像不是你要的XDDD

(真要說史塔森影歷裡面比較嚴肅一點的電影大概就The Mechanic、Killer Elite、Safe吧...可也不脫史塔森爽片範圍)

和夜刑者類似有黑夜、街頭感的電影,我一秒能想到的是落日車神導演尼可拉斯溫丁瑞芬的丹麥黑道片,末路狂奔(Pusher)三部曲,不過和夜刑者美化過的風格不太一樣,末路狂奔系列比較成人比較重口味,三部主角不同,但角色之間有關聯。



看了史塔森的「夜刑者」非常喜歡,想知道靠靠對這部片子的想法

我非常喜歡導演Steven Knight寫的Eastern Promises (如果你還沒看過,推薦,執導佳演員優),當時聽聞他要與史塔森合作令我非常期待,一個武打明星該如何融入Knight的犯罪世界中?

Hummingbird的基本素材還不錯,但我認為Knight沒有駕馭他自己的素材的能力,或說,這個逃兵/流浪漢→司機/保鑣→正義使者/罪犯與一名修女糾纏難分的故事太過瑣碎,Knight沒有去蕪存菁,在電影缺乏一個明顯的敵手/怪物/心魔的狀況下,我認為在整體架構上就顯得平舖直述,看起來頗為冗長沉悶。

讓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還是選擇做這部片的史塔森,我以前都笑他一個角色演十片,實際上他的角色之間像歸像還是有些微妙的性格差距(當然有可能我迷妹,鬼遮眼),Crazy Joe這個角色,當然打架什麼的很好看,大概是史塔森演過最破碎最脆弱最憤怒的角色,就,有小露演技,令人意外。若不是此人還卡在動作明星的瓶頸中(短時間內大概也出不來),我還真希望史塔森能多接一些光說不打的片子。


謝謝你的回答。不好意思我這邊再說明確點,就是同一部作品,例如像American Angel和Krapp's Last Tape,既有舞台劇也有電影視,那通常比較喜歡哪邊的藝術呈現?另外有說法是電影的演員也會定期(或是沒戲約時)接舞台劇來鍛鍊演技,但是兩種作品的演法不是應該不太一樣嗎?

嗨你好,我拖欠這題拖了很久,因為我不想清除腦袋裡的蜘蛛網。

對我個人而言,沒有絕對的喜好傾向,因為就是不同的處理方式,我難說我到底會因為演員而比較喜歡舞台劇,或因為導演對攝影分鏡的操縱而更喜歡電影。至於接舞台劇鍛鍊演技這點,很多人是戲劇專科上來本身就受過舞台劇訓練、年輕時參加過戲劇社,也有很多是普通人上演員課硬練出來的(也有人是天生演員材料,大外行去演就如魚得水)。

電視電影演員對演出空間的掌控比較少(相對他們不必做到時時刻刻從上到下完美,鏡頭只拍上半身演員可以下半身不穿褲子之類的)舞台劇演員在舞台上就是全面呈現,傳統意義上來說,演員和故事要呈現的內容是舞台劇最重要的兩個層面,演員在得到幾乎所有焦點和所有舞台的情況下,也沒有什麼NG的餘地。

還有很多演員形象、口說、作科等等(我並不十分清楚的)演戲方式細節,照理說舞台劇演員的技術門檻更高,但受舞台劇訓練只能說受過了身法訓練,不代表演員的悟性、靈敏度、感知度會相對提高(至少這是我對演技一部分的理解)。所以,回答你的問題,兩者是不完全相同,我也不認為兩者有必然的關聯性,有些人演舞台劇可能有所幫助,有些人則否,我想就只是這樣而已。



看到前面討論演技的ask,說實在這東西就是個天書阿。即使每年最受矚目的影帝影后,也很難說全部都歸功於演員「演技」,先不論天生條件的影響(不一定是長相,更可能是型、氣質甚至是個人魅力這種),戲分多寡、導演的取鏡功力、製作的剪片、編劇的角色塑造、連觀眾自己的喜好都會影響觀感,何況人看久了也會自然習慣,真要評斷好壞是很難完全客觀的。說到這終於問題要登場了,靠靠過去有個人覺得過選角不對勁的電影嗎?

...WB找愛森寶演Lex Luthor???

不過就像你說的,選角到呈現到接收的過程就是本天書,過去我意識到這個道理後就學著放下自己對演員的成見,事前唱衰不如希望演員能作到最好比較實際。不過我倒是很喜歡看人滿腔熱血地憑著自己的意見分析演員會對電影和角色作出什麼樣的傷害XD



演反派的難度是不是通常比較高? 被角色定型戲路對演員來說是件好事嗎? 比如說很難想像Tom Hanks演反派

演反派正派難度,這看每個演員的外型和他們的屬性,以及製作方在轉換角色上的協調和需要,難以言明概括的合作過程。就好比找個男人演女人,魁梧壯漢和骨架嬌小的說服力自然不同,每個演員個性和技術上對角色的詮釋能力也不同,布萊德彼特能演的角色不見得湯姆克魯斯能演。

至於定型這種事...也是看從哪個角度來說吧,觀眾對每個演員的期待都不一樣,從賺錢的角度來說,已經開好的大路不去走豈不是自找苦吃?有時候反而是被定型的演員比較有名呢。



你覺得角色和演技是可以分開的嗎?比如說演技很好但是角色設計不好?

角色設計好壞的分水嶺蠻籠統的,根本就是一塊平面,很難解釋,我只能用"總結起來比較沒那麼有意思"來舉例。以英國復仇電影Dead Man's Shoes來說,這部片從執行方向已經很札實,導演Shane Meadows用粗獷蒼白的風格遞交出一個陰沉又工於心計的殺手,這部片一半是看人怎麼被殺,一半是看主角的心理狀態,沒有Paddy Considine這部片不會成功,不過說真的這部片的主角就是一個因為弟弟被人欺負決定採取行動的男人。

有很多不同的狀況會發生,取決於表演自由的空間、表演者的投入和決策者的最後抉擇等等,角色立體或平面有時並不是一部片最重要的考量。講到現在好像答非所問,只能說對我而言事情沒那麼簡單,角色和演技是圖畫的一部分,要我分開來想就好像把某部分從畫上面剪下來一樣。



舞台劇和電影的演員演法會差很多嗎? 為什麼會有說法是把舞台劇的東西直接放大螢幕會是場災難?

原文沒有引號,用了是我認為重要的...點。

摘自Louis Gianetti - Understading Movies (10th Ed.)第六章,劇場和電影表演:

劇場和電影表演兩者的巨大不同在於其空間和時間不同的概念。大部分演員會覺得舞台比較過癮,因為幕一昇起,演員便可掌控全局。電影則不一樣......兩者對表演的要求也不同。舞台表演得被人看得見聽得見,演員的嗓子得經過訓練而有彈性,即使劇場大到可以容納上千人,嗓音也得傳到可全場與聞。對白是劇場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抑揚頓挫」的表現說白也是演員的基本功,那些台詞得強調,如何強調?何時停頓,停多久?台詞說得快還慢?

......舞台對演員的肢體要求不如電影(包括樣貌),四十歲演一個羅密歐並不是災難,只要他體型維持良好......「舞台演員全身都在觀眾面前」,所以他必須動作準確,坐、站、走都和日常生活的動作不一樣......一般而言,電影演員若有一點舞台訓練即很足夠了...演員得看起來夠吸引人,演技再好也無法彌補一張不上鏡頭的臉,許多舞台演員都因此在電影上無法發揮。歷史上最出名的幾個舞台演員,在電影上都很可笑,因為「風格化的技巧誇大到滑稽的地步」。銀幕上太多技巧可能適得其反,反而顯得造作又不誠懇。

......電影表演幾乎完全取決於導演對於題材的處理。

......電影演員的聲音不一定會受限,因為他的音量可以由電子科技來控制...有些電影演員就因為嗓音而具有古怪的魅力,比如Gary Cooper, John Wayne, Clint Eastwood, Arnold Schwarzenegger,他們的聲音木然又不能傳達表情,卻魅力十足。

-------------------------------------------------------------------------------

撇開製作程序那些東西不談,最主要其實是空間和距離、時間所造成的需求不同,舞台劇演員需要比較外放,比較用力,以我很喜歡的演員Michael Emerson為例,他是舞台劇出身,現在在電視上很紅,他可以做出很細膩的表情肌肉調整,但你若是仔細觀察他念白和動作,時不時會看到他舞台劇演員那一面跳出來,個人認為有時有點超過(But I still love him)。電影/電視演員...我是覺得有越來越內斂的傾向(當然也是有需要誇張的時候...也有很誇張的人),要是把電影演技放在劇場裡大概也是悲劇吧,可能會被認為是什麼極簡主義演法之類的。



請問該怎麼去理解 screen presence這個詞? 常看到影評用來形容演員,但好像又不完全是演技的意思?

上鏡和魅力的綜合體吧(搔頭)

有些人長得帥,長得美,但在鏡頭前演戲不一定就引人注目,相反的有人其貌不揚但就是會吸引你的目光。不過有時我覺得這是受到鏡頭焦點、演員特質、觀眾觀感各方因素影響的東西,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



靠靠覺得魅力是演技的一部份嗎? 這問題好像有點模糊,就是在看一些電影時,有時容易被演員的外表吸引注意力,看完之後反而很難客觀評斷說喜不喜歡演技...恩就拿Leonardo來舉例的話,就是Titanic時大部分印象是人好帥好深情,是靠後來的戲路發展才更能體會他的演技...類似這樣的狀況

我覺得你自己都知道答案啊XD 所以你是要問我"Yes or No"或是你想要我提出例子呢?

我只能跟你說我自己對長相/魅力/演技的看法。魅力不等於長相,這兩者當然也不等同演技,用鋼琴家舉個例子好了,郎朗的舞台風格十足,但對聽音色層次的人而言,他的東西普通又譁眾取寵(如果你是郎朗粉...歹勢啊我就是這樣覺得的,但他手上的技術很好)我不知道這樣講有沒有辦法理解?以好萊塢商業片來說的話,想要當一部片的主角至少要有兩者之一,你覺得阿諾長得帥或是演技好嗎?(可能有人覺得他帥這個人觀點但以我個人對"漂亮好看"的定義他絕對不及格)他能一直當主角就是因為他有自己個人魅力,有適合他自己的角色。同樣也有那種演技超好的人一直被埋在配角位置一輩子默默無名,這種人太多了到處都看得到。

如果你是要問我有沒有被演員的外表迷惑過,當然有,看看Keanu Reeves,不過我知道他很爛XD

帥可以替演技加分,魅力也可以替演技加分,但我覺得其中有十分明確的分別。

By the way I think Leo DiCaprio is a charismatic and respectable actor but I never consider him handsome or attractive.


請問通常該怎麼鑑定,或說從什麼角度來分析一個電影的問題或出色是根源於導演/編劇/選角/演員哪些元素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AnINmQTY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enZ4Z7w0q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d1osK1I6c

給你三個蠻極端的例子,應該可以輕易分辨出他們的特色各自在哪?

你的問題讓我糾結了一陣子,我只是個隨便看看的影迷,不是影評,「鑑定」和「分析」這兩個詞對我來說有點沉重,我最多只能簡單歸納一下吧XD 不過我能切確告訴你,要分辨需要累積經驗,也需要看電影的整體,不能光看故事,看一段時間就能把電影元素稍微打散來看,不過每個人的思考模式不同,重點也會放在不同的地方,不同人會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電影。

選角是基於角色形象去選演員,但也很難說跨出角色形象的圈圈就是壞事,演員的技術在選角上也不是絕對的重點,實際看到才知道,是很看感覺、複雜難解的東西。導演和編劇的界線比較難以劃分,劇本/故事是基本,但爛劇本拍出來不見得就是爛電影,反之亦然,爛導演去拍任何東西都會是爛的,因為導演要傳遞故事的步驟更為複雜,也牽涉到更多商業考量、視覺和剪輯的決策。如果導演平庸故事也普通,那演員就非常重要,請看王者之聲(啊,講出來了

說到底我真的沒有正確答案和好壞的標準可以給你(前面都在講廢話有沒有) 試著多拆解電影多多比較吧。



電影分析題) 第一個特色是演員,第二個是台詞(劇本),第三個是導演,這樣嗎XD 可以的話能再詳述導演怎麼發揮在傳遞故事過程中的重要性嗎? 比如說好題材但是被拍爛的,或是劇本普通但是導演扭轉乾坤的?

咳,是的,很簡單吧XD

這邊簡單說一下導演的職能,他們要會的事情很多,依他們擅長領域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人可能擅長劇本,有人可能擅長攝影、構圖等),但最主要還是領導、決定、溝通。又以第二項為重,柯能堡說導演工作時一天可能要做兩、三千個決定(他可能誇張了)他們決定什麼可以拍、怎麼拍、誰來拍,以及拍完後舉凡配樂剪輯過場等等各種元素分配的方式。

拿Inception舉例好了,它某段的攝影劇本是長這樣↓

undefined

但它被Chris弄出來以後的效果是這樣↓



要把文字化為影像需要想像力和行動力,在這一段影像中除了實現文字敘述的東西,更微妙加深了人物的情緒,這都要看導演想怎樣呈現,要收集這些東西當然不是他一人能辦到,但他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下決定。如果想看不同導演類似故事能產生怎樣的效果...首要可以看原版和翻拍,另外拉斯馮提爾之前和另一個導演喬根萊斯搞了一個The Five Obstructions,基本就是根據喬根萊斯的一個短片(The Perfect Human,1967年),由拉斯馮提爾提出各種條件,讓喬根萊斯翻拍自己的短片翻拍五次,呈現不同的效果,可以看一下。

好題材被拍爛的話...我最直接想到的是And Soon the Darkness,導演我沒去記是誰。故事是兩個朋友到外地旅遊,不熟悉當地,語言也不通,結果遇上了人口販子。咳,這好像不是什麼好例子,但還算是個有一咪咪潛力被拍好的故事,但在導演選擇把大部分時間分配在兩個女生泡酒吧釣男人,穿泳裝在路邊曬太陽,就知道...他根本對影片步調和如何營造氣氛毫無概念(扶額)

劇本普通但被拍得不錯的例子也很多(故事不怕俗,就怕不會拍)不過這邊我還是再拿出Chris Nolan的Memento,故事大要是一名記憶有問題的男子藉由自己身上的刺青和筆記,來找尋殺妻兇手;這部片有正常導演版和正向排序版,只看過前者的人會說這部片是Mind-fuck經典之作,只看過後者的人無一不說此片會讓人看到昏昏欲睡只是個無聊的驚悚片。會差那麼多的原因,是因為導演把故事順序依一定的順序排列,讓觀眾更能體會主角症狀,加強了結局的震撼度,以及故事的深度,若只是按照故事的時間順序排列,效果差十萬八千里。

總覺得我有點答歪了,不過就這樣吧XD



有導演是你覺得他拍片不錯,交給他的主題大都弄得中規中矩,但不是很有前瞻性、想法或特質的嗎?

(想了很久之後回來看了下問題)

...這個導演拍片不錯,主題中規中矩? 但不是很有前瞻性想法或特質...是指故事嗎? 還是這個導演的電影風格? 如果是導演的想法的話我實在沒辦法回答,因為我不是他啊XD 而且我應該要喜歡這些導演嗎?

Anyway,過去的這一個星期,我是依電影整體"Meh"但還算娛樂的導演的方向去找的,這種人很多,但通常搞砸了很多電影,我找了那種履歷看起來還可以(沒有像麥可貝那樣讓人憎恨)的。

David Koepp

主要是寫手,導了幾部電影,最近一部是Premium Rush,我看過他的Ghost Town和Secret Window,很容易讓人遺忘的導演。

Len Wiseman

動作片導演,導了...呃,Live Free or Die Hard, Underworld 1和2 (應該是2吧我和這個系列不熟啦)還有最近的Total Recall翻拍。是那種你聽到是他就不用害怕電影歪掉的導演,不過也就只是爽片。

Francis Lawrence

Constantine,I Am Legend和Water for Elephants,也是聽到反應就是「喔,是他喔,好吧,隨便啦」的導演...(這個名單大部分都是這樣啊糟糕)

David Ayer

也是寫手,他的電影的主題...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經歷溜,都是街頭,警察,毒販什麼的...就是...如果...就是這樣啦(詞窮) 導過Street Kings, Harsh Times, End of Watch, 最後一個很好看。

然後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想真的真的把James Cameron放進來。



感覺上了年紀就不太愛看愛情文藝片。如果愛情只是電影部分元素或推動情節就還好,變成主軸整部都在糾結的那種就完全看不下去(除非是真的有值得掙扎的議題,比如同志歧視或自我認同之類)。感覺最近幾年愛情片也少於社會議題片,不知道靠靠是怎麼想的呢?或是能不能推薦你覺得這對看起來很舒服很可愛、或是成熟些的愛情片?

感覺好像要在情人節回答這題才對XD

愛情片少於社會議題片,嗯,我是沒在注意市場比例,所以我也不太確定有什麼改變。我的感覺是現在的主流(好萊塢)是YA青春無敵成長電影,不時加上超自然、 科幻元素或敵托邦設定來混淆視聽,俗濫的愛情喜劇固定每季會有,只是少了過去常有的明星光彩,而講情講愛的獨立片又普遍缺少能達到大眾視野內的宣傳。

完全愛來愛去的電影我也看不太下去,在我興高采烈弄好圖片之後,我發現我想拿出來講的東西與其說舒服可愛或成熟,不如說是詭異,很多還根本算不上是愛情片XDDD 可是我已經用了所以也沒回頭路了(毆)

MUD [汙泥]

情竇初開的少年Ellis與朋友在林中遇見神秘的逃犯Mud,為Mud與分分合合的女友Juniper的故事所動容,Ellis決定幫助Mud與心愛的人重聚。其實是以愛為主題的成長電影+驚悚片,劇本與拍攝都非常精緻。

關鍵字:南方驚悚、泰謝利丹、馬修麥康納、潛水服麥克香儂

QUERELLE [霧港水手]

網 路評語:同志片中的大國民(Citizen Kane)。水手/走私販Querelle在靠岸後殺害自己的同伴,深知自己必須找到一個方法來避免警方的懷疑,他找上與自己的哥哥極為神似的殺人犯 Gil。真正的主題是壓抑年代下的男同性戀,道德牽制與情感的歸依是其中重要的故事線。

關鍵字:美胸布萊德戴維斯、男人中的女人、鏡像、容貌與肉體、舞台劇設定/敘事

BILLY'S HOLLYWOOD SCREEN KISS [比利的好萊塢之吻]

期望突破自我的同性戀攝影師Billy喜歡上直男Gabriel,鼓起勇氣要求對方當自己的模特兒,Gabriel看似也不太排斥與他相處,曖昧與情感糾結隨之而來。低成本同志浪漫喜劇,情節公式,但劇本迷人可愛。

THE FLY [變蠅人]

科學家Brundle進行物體遠端傳送的實驗,他決定以自己當作實驗品,但在實驗中途出了錯,而這個錯誤開始逐漸改變他的肉體。......嗯對我列了這部片,雖然是恐怖片,但科學家Brundle對女友Veronica不變的感情是這部片好看的其中一個原因。

關鍵字:未知的恐怖科學、獸性與人性、變形、傑夫高布倫

SOLYARIS [飛向太空]

心 理學家凱文登上外星球索拉力星的觀測站,檢測觀測站員工的心理狀態,在過了一夜後,他發現自己死去的妻子竟活生生地出現在他眼前。此片有蘇聯版和美版,個 人比較中意蘇聯版那種靜謐神秘的氣氛,但這一版又臭又長,一般我會推薦去看精簡的美版,索德堡有抓到原版的重點,並更著重於凱文與妻子的感情。

關鍵字:喬治克隆尼(美版)、未知力量、個體存在

SECRETARY [怪咖情緣]

有自虐傾向的Lee在出院後至一間法律事務所應徵打字秘書,順利得到工作的Lee開始應對有著奇怪懲罰方式的嚴厲老闆Mr. Grey。

關鍵字:詹姆士斯派德、瑪姬格倫霍、主從關係、情趣

VOOR EEN VERLOREN SOLDAAT/FOR A LOST SOLDIER [軍官與男孩]

二戰時期的荷蘭,臨時駐紮的加拿大軍人Walt與當地的男孩Jeroen發展出一段短暫的戀情。爭議性題材,電影深入描寫男孩的孤獨,與Walt的親近帶來的歡愉與安慰讓這段感情顯得十分溫馨。

關鍵字:初戀、未成年性愛

L'INCONNU DU LAC/STRANGER BY THE LAKE [湖畔春光]

Franck 在男同志聚集的湖畔遇見了總是一人獨處的大叔Henri與黝黑帥氣的Michel,Franck對後者一見鍾情,在某天目睹Michel作出恐怖的事之 後,他仍舊無法抗拒Michel的魅力,並與其發生了肉體關係。以裸體及性愛談赤裸及坦誠,更容易被看作懸疑驚悚片,實則將成人題材放在童話故事般的單調 背景之中,畫面非常漂亮,內容精簡銳利。

關鍵字:獵豔、大量男性裸體、承諾、信念

CRIMES OF THE FUTURE [犯罪檔案]

在 全世界的成年女性染上疾病死亡後的某天,學徒Adrian Tripod離開皮膚病診所,踏上自己的旅途。抱歉我無法把故事講得更明白,因為這是一部概念電影,敘事微乎其微也相當隨機,大部分在講性向問題和一個失 衡、無所不用其極的世界,而在微乎其微的敘事中有一段非常隱蔽的感情故事。

關鍵字:實驗電影、Pansexuality

殺し屋1/ICHI THE KILLER [殺手阿一]

日本黑社會組織安生組的組長與一筆巨款同時失蹤,在流氓居住的大樓中也不斷有人被殘忍殺害,忠心的武鬥派組員垣原使出極端手段,試圖找出這名神秘的殺手。我事後有點後悔把這部片放進來,因為此片有點獵奇,血肉橫飛切砍刺燙樣樣來,要看需要一點心理素質;我年輕時認為這是一部愛情電影,而這無疑地是一部特別的愛情電影,故事中疼痛上癮的垣原對組長與神祕殺手的異樣著迷可視作是一種迷戀,可是此片主角們宛若性成癮者,所以他們對彼此的感受究竟是肉體需要或是真情真愛?我過去沒有考慮到這些,所以還請自行斟酌。

關鍵字:淺野忠信、三池崇史、重度疼痛SM

PLATA QUEMADA/BURNT MONEY [烈焰焚幣]

外形神似的盜賊Nene和Angel是一對情侶,在某次犯案中其中一人受了傷,兩人與黨羽逃到烏拉圭避風頭,在這段逃亡之旅中,Nene試著修補他們兩人破碎的關係。簡單形容這部片就是男男版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 Clyde)或情侶版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拍片技術不算精湛,風格閑懶,觀看重點是Nene和Angel之間的熱烈愛情,這部片可冠耽美之名,風景漂亮演員養眼。

ALTERED STATES [變形博士]

科學家Jessup博士在對自己施行一連串的致幻藥物與隔離箱的實驗後,他的身體開始出現了生理上的改變。這部片是八零年代版的Dr. Jykell & Mr. Hyde,但其哲思與科學理論更發複雜,能讓人看得頭昏腦轉,此片主角Jessup是一個只重自己學理而無視他人的科學家(想像下BBC夏洛克的德性),妻子Emily則是唯一對他不離不棄,也是能保持他人性的人。

關鍵字:威廉赫特、迷幻、非人、獸性

WEEKEND [周末時光]

Russell在酒吧中遇見了Glen,原本只應該是單純的一夜情,但他們在對方身上發現了一些特別的事物。此片估計是近五年來最有名的同志電影,大概該圈影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過儘管保有幾許「同志在直人世界中的低調」,此片並不是以刻畫同志生活為本,而是以兩個合拍的人的日常對話為主,小心翼翼、不想一頭栽進熱戀中的角色,低成本的靜謐質感,此片確實特別,能夠讓人一看再看。

關鍵字:Tom Cullen、Andrew Haigh

不小心弄太多還是到此為止吧XD


請問有什麼推薦的驚悚片嗎?

Dans la Maison/In the House (2013)

當你的學生很有寫作天分於是你決定繼續鼓勵他寫作...

Snowtown (2011)

當你媽媽的新男友是鄉鄰守望會的正義執行者...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2011)

當你必須在同事中找出一個叛徒...

Henry: Portrait of a Serial Killer (1986)

當你和殺人同伴一同外出享樂...

Hard Candy (2005)

當你未成年並和不認識的網友相約見面...

Blue Velvet (1986)

當你在草叢中發現了一只耳朵...

Sleep Tight (2011)

當跟蹤狂是你的大樓管理員...

Zodiac (2007)

當你開始調查一個惡名昭彰的連環殺手...

C'est arrivé près de chez vous/Man Bites Dog (1992)

當你開始跟拍一個殺手的日常生活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4)

當妳的老公開始被一些凶神惡煞的人騷擾...

La Cabina/The Telephone Box (1972)

當你被困在一個電話亭裡...

Donnie Darko (2001)

當有隻兔子告訴你28天後末日將至...

Celda 211 (2009)

當你剛上任獄警卻正好碰到監獄暴動...

無能介紹法,我不知道驚悚片的界線在哪裡,只好列一些公認的驚悚片或讓我扭動不安的東西。



對Norman Bates或Hannibal或Dr Jekyll有什麼想法嗎?雖然我覺Jekyll簡單易懂多了(ry

Dear Anon:

第一,不知道你特別要問什麼。

第二,不確定你是問哪個版本的Norman Bates、Dr. Jekyll、Hannibal(Lecter?)

因為有這些不肯定的因素,加上敝人不愛念書,只能以個人看過的幾部電影(或電視)作根據來作答。

Dr. Jekyll and Mr. Hyde (1931)

故事超級有名,31年的電影也超級有名,我很羞恥地前幾天才把電影看完(但小說我還是沒看)。31年電影改編舞台劇劇本,多了歌女和未婚妻,性慾在這部片中可說是Jekyll轉換為Hyde的重要關鍵/驅力,一開始我覺得這部片很佛洛伊德,但Hyde虐待狂的程度讓人難以簡單畫分。這種主題可能有一百種解釋和衍生想像,我個人把它簡單解釋為成癮。

1931年電影版,攝影對角色心理做了諸多暗示,Jekyll轉換為Hyde的過程更是一絕(當年沒有電腦,靠人工化粧和打光、濾鏡完成的),歷久不衰,而且主演Fredric March超級美味。原著和很多版本的結局都是讓Jekyll選擇自殺,但31版...Hyde被殺或許是道德勝利,但對主角/人性而言是一個很黑暗的結局呀。

Psycho (1960)

Norman Bates目前只看了這一部,大師傑作,但被爆雷數百次又被Braindead洗腦過後,我難以對這部片抱持認真態度。電影中將Norman對母親的愛恨和依賴解釋得非常清楚(以我的觀感來說有點太清楚了),在所有以Ed Gein為靈感來源的作品中,以心性來說我覺得屬Norman Bates這個角色最為接近,然後...然後就沒什麼好講的了,深入去想母與子之間的關係和性別/性壓抑問題讓我感到不舒服,因為Ed Gein是真實存在的人,是一個人。

另外,珍娜李長得非常漂亮身材又玲瓏有緻,完全可以理解希區考克在使用這個角色上一石數鳥的打算,包括隱瞞Norman的秘密,不過我還是希望多看一點Norman,多看一點陰鬱的Anthony Perkins...我是否該去看A&E的Bates Motel? 請看過的人講評(為何在這種地方求推薦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

人魔系列我看得比較完整,書也翻了兩三本,不過真正達到我心中要求的改編其實只有沉默的羔羊,再怎麼被Lecter這個角色吸引,我對這個系列的感覺仍是五味雜陳,甚至希望Harris能把他的稿子揉一揉吃下去。(NBC版...NBC版目前在我看來像是同人劇,還在填空)

Lecter這個角色對我而言非常複雜,部分原因為他是人想出來的虛構角色,創作過程中誰的把持力不夠就可能變形歪曲,而這很不幸地發生了好幾次,雖然換個立場能說是我站在觀眾角度期待過高方向錯誤。Lecter對我而言是個不解之謎,雖能模模糊糊看到一個形體,但細節永遠是別人來決定,我...會這樣說,電影版的Lecter是故事的一部分,影集版的Lecter則是故事走向的連線、骨幹。

除此之外似乎難以多說些什麼,因為我摸不透這個傢伙,所以我回答的都是垃圾嘛。



請為5位你喜歡的演員所演出的角色中最讓你喜歡的一個,各配一首歌

你 可 知 這 問 題 有 多 難

(所以我也拖了很久,抱歉XD)

Jason Statham/Brant (Blitz)



Alabama 3 - Woke Up This Morning (Chosen One)

史塔森一個角色可以演十片,Blitz裡面的角色比較流氓一點(而且有英國腔),故用了知名的流氓歌(?

Viggo Mortensen/Nikolai (Eastern Promises)



Depeche Mode - Waiting for the Night

這個角色有點難選,正邪難分的俄羅斯清道夫,故配合自己OTP腦補選了一首莫名其妙的曲子(喂

Mads Mikkelsen/Jakob (Nu)



Portishead - Wandering Star

Mads演過太多戲,選這個角色是保守答案。選這首歌是因為Portishead的東西(在我常聽的歌曲中)和電影本身實驗的調調比較接近。Wandering Star是一首疼痛又孤寂的歌,我不太確定Jakob與妻子分離後如何繼續他的人生,但他確實是失去了血肉至親,我懷疑他的新伴侶會完全理解他的悔恨。

Jake Gyllenhaal/Donnie Darko (Donnie Darko)



Sigur Ros - Von (Endurunnið Af Gus Gus)

Donnie Darko智力超群青春洋溢但有心理問題並且與人群格格不入,原來的Von是一首很清新的曲子,這個版本的混音聽起來很髒很有問題。

Sharlto Copley/Murdock (The A-Team)



Poets of the Fall - The Happy Song

Sharlto也沒什麼角色讓我選啊...XD (小小哀傷|||)


有沒有欣賞的異性戀配對? 日系、歐美、動漫、電影皆可

好難XD

只是想確定下,是兩個人都是異性戀? 嗯? 還是兩個人的性別不一樣? 嗯? Okay stop fucking with you.



City Lights | Tramp & Blind Girl

流浪漢和盲女的純愛故事。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部片就是好純好真摯,卓別林搞笑之餘透露出的真情意完全打動我,不管這部片有多老多誇張。



Singin in the Rain | Don & Kathy

可以加一個Cosmo變3人行嗎...(喂) 這對就是才子佳人天生冤家沒什麼好講的XD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DF Ver.) | Mikael & Lisbeth

超容易推倒的記者和超攻的女駭客又萌又虐的戀愛故事。



Secretary | Grey & Lee

你知道嗎? 我不需要50 Shades of Grey, 我有Secretary裡的律師Grey就好了。

Hannibal

[spoiler alert]

我原本想講Hannibal/Clarice, 雖然長大我覺得很扯很蠢不值一提(而且又看了NBC版),但小時候這兩個人萌得我要死要活...你知道我現在看NBC版有多糾結嗎? 一部分因為小時候的我在腦袋裡作怪啊哈哈哈。

[spoiler ends]

至於日本...嗯太久沒碰我需要一點時間來刷新記憶,直覺想到十二國記的陽子和景麒,然後...獵人的小麥和梅路艾姆。可是...嗯...怎麼都喜歡人獸呢我小時候是怎麼回事...undefined



其實對於老電影一向抱持著如果三十幾歲的人看到五六零年代,那我看到七八零年代就夠了的心態,在有那麼多近代電影還沒看,又有一堆新電影可以期待的狀態下,實在真的很難認真找老電影來看,過去被奉為經典的電影又大多不是很對我的電波,Singin' in the Rain跟勞倫斯我都很喜歡,不過Citizen Kane我就...呃,然後老的經典日本電影我真的完全不行,侯麥那幾部也是 ...不好意思廢話太多,我只是想問有什麼電影是你第一次看沒什麼共鳴,之後再回頭看卻喜歡上的? Kristine Wang



......我好像很少給電影第二次機會XD

臥虎藏龍

第一次看的時候年紀太小,沒搞懂...嗯不過現在也沒有完全搞懂XD

Freddy vs Jason

這是...呃...guilty pleasure吧,第一次看才國中吧,那時候我還沒有培養起看智障恐怖片的愛好。

Ocean's 11

都是年紀問題,我小時候不懂克隆尼的帥氣和caper電影的有趣之處。

Matrix

第一次看我只覺得這是有很多怪人的怪片。

Bourne Identity

第一次看我覺得超無聊的,第二次是為了準備Legacy,跟後面兩集比起來我反而最喜歡第一集那種冷冷的感覺。

RocknRolla

這部片剛開始看得片片段段的,抓不到英國電影的tone,或是說蓋瑞奇的tone? 後來喜歡上蓋瑞奇就...而且,真的,Tom Hardy在這部片裡面,Unf! 還有Idris Elba和Mark Strong? 這部片神卡司爽劇情一應具備。

Pineapple Express

第一次看沒抓到內部梗/藥梗笑點在哪,也沒注意到James Franco一整片像陷入愛河的小狗一樣的亮晶晶眼神。

看60前對我而言蠻煎熬,但我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看?有時候希望自己早一點開始看電影或是早一點出生啊。



看老電影會不會有不適應的感覺?之前看了被奉為經典的The Wings(1927年...),應該要是悲劇的場景我就顧著看史上第一個同性吻戲去了,不過卓別林我還是很喜歡,呃,有什麼電影是你認為age well的? Kristine Wang

Hmm,真巧,昨天在聽Film in Focus的podcast,他們有一集"chronological snobbery"提到自稱film buff卻只觀看特定年代/時期電影的人們。這題外話,我只是被那一集激起了一點電影粉的羞愧/爭鬥之心,因為我看的電影大概70%是兩千年以後的電影,雖然我可能會爭辯「光是兩千年後的電影就看不完了」或是「我還在慢慢延展自己看的範圍」但老實說看70以前的電影對我而言比較像在學習而不是娛樂,只要講到老電影我的心理狀態就不自主會全副武裝起來。又扯遠,總之,我目前看的長片範圍多在60後,60前,很不幸,我看得極少(也剛好沒有那種我覺得到現在還...不老的電影),我可能只能給你四、五十歲的電影,實在不算老。

Singin' in the Rain

太經典了好像不用介紹,現在看還是覺得很美好的電影。

Lawrence of Arabia

不是很忠誠的史實改編但真的很好看。

而且這片莫名的娃娃臉,拿去給一個不知道年份的人看,說是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可能都會有人信...至少我可能會信XD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特效和呈演方式都很老派,但此片的反骨讓敝人在初看時驚訝得不得了。

(Kubrick的電影都讓我有這種感覺,非常耐看)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蠻老的,但,嗯,在慢速僵屍片裡面我覺得還沒有比這部令人發毛的,風韻猶存?(亂用詞

至於所謂適不適應問題,我覺得看老片有意思的地方是看以前的人的生活/想像,應對電影製作的方式,對我個人而言那份距離感是必定存在的,只有喜歡與否的差別。

好了,現在我要去面壁思過了。



希望看到什麼樣的電影組合? 可以是導演+單位/多位演員的組合或那些演員的共演,可以的話也請講講是什麼樣的題材

David Fincher + Viggo Mortensen + Mads Mikkelsen

有才華的人相撞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件好事,我想了很久,這大概是我能想到最單純最類型化又80%會好看的組合。我希望是像Zodiac那樣凡人味滿滿又充滿黑暗與驚悚的電影,Mads主角,Viggo反派或配角皆可,其他隨意。

......感覺我把Fincher物化了,我真是個大渾蛋XD



對Nu有什麼感想?

你說的是2003年Simon Staho導的短片Nu對吧?我也只看過這個Nu就是了。

現在再看覺得Nu是披了林區皮的...家庭倫理片(誤)

我很喜歡這支短片,不只因為裡面有性感到爆表的Mads Mikkelsen,也因為裡面素雅但搶眼的黑白視覺風格,攝影光影構圖,和極簡的配樂與音效配置,片中一些針對角色性格(習性?)所作的對比橋段也很棒,再者這部片角色的台詞大概只有,嗯,三句還四句?(我還聽不懂XD)但其靠畫面、配樂音效和演員演技所撐起的張力實在嚇死人,我已經重複看好幾遍了,要我隨時隨地再多看幾次都沒問題。

喔,順帶一提,我是因為Nu喜歡上Mads的,在這之前我只看過Clash of the Titans和Casino Royale...唔。



真人和影視裡欣賞的Bromance組合?

David Cronenberg & Viggo Mortensen

你知道要找這兩個人在一起沒在接吻的照片有多難嗎???(誤) 柯能堡調戲男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但他只有說過「可以的話我想要維果拍我每一部電影」相對的在路上被人塞劇本的維果調戲片場男同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但只有柯能堡的電影他會不計酬勞毫不考慮地說「沒問題我來」然後開始他那一套恐怖的鑽研角色過程。事實是這兩人再不一起合作我就要死掉了,已經過太久啦!(也才兩年吧)

Adam Levine & Blake Shelton

真人秀The Voice吐槽好搭檔,恩愛度無法無天到了只想跟他們說"get a room"的地步......

Nick Frost & Simon Pegg

多年老夫老妻不解釋。

(其實好像應該把Ed塞進來但是三個人好像太擠)

Olli Tukiainen & Marko Saaresto

講他們好像有點不太好意思...哈哈(乾笑) Olli和Marko是Poets of the Fall的吉他手和主唱,基本上Poets of the Fall就是一個互相調戲的團(或是說Marko太愛騷擾眾團員所以他們都習慣了),但Marko和Olli那種同甘共苦十多年卻還總是台上激情台下羞澀的氣氛就讓我有點...哈哈哈。剛好聽到一個很閃的訪談,主持人問"Who inspired your music?" Marko就直答"Olli"...一般不是應該搬出一堆老樂團的嘛///

Samwise Gamgee & Frodo Baggins (Lord of the Rings)

......根本不用解釋,這兩個人沒有彼此會死啦。

Dan Cain & Herbert West (Re-Animator)

醫學院高材生和瘋狂科學家,這組很虐,是一段充滿利用和操縱的關係,他們也不是絕對需要對方,屬於精神上互補的那種。如果換個研究主題,他們最後可能就不是那樣了......好像不應該放這對的QQ

Alan Shore & Denny Crane (Boston Legal)

睡一起、「我愛你」每集講都不稀奇,最後簽了那張紙,負責對方剩下的人生,夠不夠bromance? (啊,劇透了)

Raylan Givens & Boyd Crowder (Justified)

青梅竹馬,長大後一個當法警一個作黑道,Justified編劇最棒的是讓這兩個人平日劍弩拔張,完全不給對方面子,緊要時刻才會攜手合作,老是把「我們兩個一起挖過礦」這種話掛在嘴上XD

實在太多了,就這樣吧。


有任何無法忍受的音樂嗎?

你說像Friday之類的嗎...?

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你形容我因為一些課程必須要聽的東西,對我來說只有喜歡與否,忍受是一定可以的──當然我假設你是指完整的歌/曲,不是那種鄰居幼稚園小孩在練直笛時的聲音。

真要講的話,我是蠻討厭4分33秒的,沒有一次能聽到最後。



4分33秒wwwww 我也沒看/聽到最後過,意境太深遠我完全理解不能www 聽說有人聽到感動落淚,真好奇他到底是感受到了什麼www

啊是吧很討厭吧,老師還逼我們申論這首曲子溜,有夠討厭。

感動落淚也太誇張,到底是有多纖細敏感啊,如果旁邊的人剛好打嗝了還會感動嗎XD



竟然要申論wwwwwwwwww 是能申論什麼東西wwwwwwwwww 旁邊的人可能都睡著了吧wwwww(欸

題目是4分33秒究竟算不算音樂作品之類的。

我看了一下自己寫的東西,昏睡了一下,剛剛才醒過來



所以你覺得它算音樂作品嗎ww?你們老師有解釋它的涵義之類的嗎?(so好奇(不忍說看到這玩意兒的第一個想法是這世界真是無奇不有阿(WTF

解釋...沒有解釋,我們老師不會告訴我們答案的,因為那完全是個人意見。

4分33秒就...真的很紅,我覺得太紅了,它根本不該紅的,不過大概也沒有比它更受爭議的"音樂"了吧。我直接複製貼上好嗎?我覺得我現在沒有進行換句話說的腦力(剛睡醒的呵欠)內容很無聊,小心看到一半昏睡。

John Cage的”4分33秒”是不是一首音樂作品?

引言:試就音樂的定義、作品的形式與內容、藝術作品的恆久性、表演者與接受者的關係…等各種不同的面向,探討上述的議題。

猶記開學第一堂課的作業就是探究「音樂的定義」,眾人想法不同,敝人腦筋死板,認為音樂至少應該是「經人組裝過後的聲響」,說穿了是自小學音樂上來的傲慢造成的觀念,而這種觀念在碰上John Cage(1912-1992)的《4分33秒》(1952)後只顯得渺小且過分自我中心,音樂的定義不僅僅只是「經人組裝過後的聲響」,有更複雜的時間與思想意涵,但若是承認《4分33秒》算是音樂作品的話,那我們又算什麼呢?John Cage確實是有辦法擾亂人的心神,否定人們舊有的信仰。

原譜的安排是三個樂章的鋼琴曲(姑且說是鋼琴曲,但實際上任何編制,甚至就只是對著張桌子也沒關係),每樂章標示「休止」(Tacet),每個樂章的時間沒有特別的規定, 若通篇作品皆是休止,那休止算不算是音樂?關於這一點,筆者只能坦承休止確實是音樂作品的一部分,是演奏者從小到大被教導要遵守之樂譜上的記號。

很多人認為《4分33秒》是一首「無聲勝有聲」的作品,再論及所謂「無聲」,畢達哥拉斯認為天體會在運轉時發出人類無法聽到的和諧聲音,從現代科學觀點來看,空氣是傳導聲波的媒介,換句話說,在地球上,只要不是真空的空間,聲音就存在;這和認為《4分33秒》目的在「傾聽環境聲音」的人們之意見不謀而合,「無聲」是一個人耳接收頻率極限下產生的相對概念(雖然理論上確實存在「無聲」的狀態),若是從這個角度切入,《4分33秒》確實是一首具有聲響的作品。

讀《音樂學新論》,其作者認為「機遇音樂徹底否定音樂作品的恆常性、秩序性與確定性」。 筆者不認為音樂有所謂的恆常性(後二者還是有的),樂譜有其恆常性,但樂譜不被演奏就僅是記載著音符的紙張。所有音樂現場演出都不盡相同,場地可能會不同,觀眾的感受也有差異,以《4分33秒》中儼然將觀眾和場地所有可聞聲響當作作品一部分的「空間性」來看, 每次撥放錄音、CD也都是不一樣的體驗,至少在時間上已是不一樣的不同聆聽「過程」。

承上段對「空間性」的討論,John Cage認為藝術和生活的界線應被消除,而《4分33秒》正恰恰表現了他這個想法,當時能被聽到的任何聲音都屬於作品的一部分,「表演」不再只是台上的表演者的工作(行為),重點被轉移到個人的四周。對筆者而言,《4分33秒》是個突破性的「表演」,它是一個在展現作曲者思想的象徵性表演,但其確實在記譜、聲響、時間和傳達思想上,都符合音樂定義,筆者認為其確實可被稱作是一首音樂作品。



感謝解釋www 我勉為其難被說服它是音樂作品了www(靠

呵呵。

其實我只是因為要說服教授它不是音樂作品要另外舉證太麻煩所以直接說它是音樂作品比較乾脆


覺得是什麼樣的導演風格或特色讓Chris Nolan的片子這麼吸引你? 什麼樣的演員會適合和他合作,或那些演員你希望和他合作?

竟、然!竟然問這種問題,害我現在就想來個諾蘭馬拉松(艸)

剛開始也沒有很喜歡Chris(的電影),看Inception之前我覺得他是個情感表達有障礙的人(笑)不過他的電影也看了好幾部,我知道他能拍電影。Inception出來之後,因為我很喜歡夢和潛意識的主題所以當下刷了好幾次,補完Memento和Following之後我就融化了...他把個人情感深深藏在細節裡,錯雜於劇情畫面之中,埋於複雜的故事表面下。人人都說他的故事冷硬又過度曲折,但若是看得夠仔細,會發現底層其實是熔岩;如此悶騷之人我如何不愛?

(所以,各位,TDKR讓我何等驚訝,懂嗎?你們懂嗎?)

不提他電影有多肉麻的話,我很喜歡他的電影中堅定/偏執和隨之而來的脆弱/不穩定角色,他電影中精緻和髒污同時並存的感覺,另外,咳,我確實喜歡複雜的電影,也喜歡看Chris挑戰各種方面的極限。

至於什麼樣的演員適合他...Hmm,從這個人開始被雇用,他電影的卡司就沒小過,每個主角都是響噹噹的演技派,所以...有效率有自信又有實力和感染力的演員吧,Chris拍片非常快速,他相信當下的直覺,他覺得到位就到位了,不會拍各種角度或100個take。我希望和他合作的演員...Viggo, Mads, Waltz, Fassbender, Firth和Rooney...太多了,講不完啦XD



靠靠有在看Kafka!! 喜歡他的<變形記>,但是<審判>吃的太痛苦就半途而廢了...請問最喜歡的一本是?該如何讓自己能靠近點他的世界呢? 有時候會覺得好難理解距離好遠(裝文青個鬼

我看到這題的時候太興奮所以大半夜爬起來翻箱倒櫃找我家的卡夫卡,雖然我還是花了兩天的時間在翻書XD你從〈變形記〉直接跳審判有點hardcore,卡夫卡三本長篇像《審判》、《美國》、《城堡》我都還沒啃完勒,中篇和短篇看了一些,卡夫卡的用句簡潔,但繁瑣的細節需要人付出很大的心力,導致我看得超慢......

個人覺得卡夫卡頗有寫恐怖懸疑小說的天分,不過他太重細節太容易被生活影響導致太多看似有趣但被腰斬的作品。他的中、短篇在步調上更為優秀也更為精煉,建議你找他的短篇集,可以看到逗趣的卡夫卡(不過可能要注意一下翻譯,不同人翻差很多)

你想親近他的話......我不覺得我應該剝奪你自己理解他的興趣? 這樣說好了,卡夫卡寫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寓言故事,大部分都有多重象徵意義(看你怎麼解讀),他的故事是從他的人生取樣轉化,你要是覺得高深難解很正常,因為...我們又不是他XD 變形記算是他把自己動物化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一篇,要不作任何google搜尋認識他的話,推薦你讀〈判決〉(不是審判,判決是短篇)、〈在法的門前〉、〈飢餓藝術家〉、〈巢穴〉,比較直白的你可以讀他的信件集,〈致父親的信〉可以讀他的一生,他給愛人們的信可以看他對親密關係/異性的態度。不過不管看哪一篇,把自己放在主角的位置,仔細想像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畫面可能是最快能夠讓人進入狀況的方式...至少我是這樣,看他的東西有點像同時探索夢境和現實。

我手邊有一本《卡夫卡的沉思》(Contemplation/Betrachtung)是卡夫卡第一本極短篇集,非常幽默,思緒奔放,個人很喜歡,但不是卡夫卡的成名作就是了。



卡夫卡題) 謝謝XD 那關於翻譯作者或出版社上有推薦嗎?

Hmm, 也不是說我看過很多版本,這你可能要自己多翻一點資料,或是乾脆去圖書館或書店翻一翻再決定,卡夫卡的書中文翻譯差別大到我有點傻眼的地步(我懷疑有多少人是用德文翻的...)

上一題我提到那本《卡夫卡的沉思》我覺得就翻得不錯,翻得蠻通順也蠻優雅的。中文翻譯最大宗的好像是葉廷芳/志文......? 那是蠻早的譯本,葉廷芳都還OK,樸實;商周的不要碰,桂冠...我有一本桂冠的《審判》,李魁賢譯的,我想放一把火把這一本給燒了,好吧下次燒金紙的時候(喂) 反正桂冠的也不要碰。麥田...麥田他們有個姬健梅翻得還OK,不過我只看過他翻的〈變形記〉片段,我聽人說麥田的《城堡》不可碰,差不多就這樣? 有些出版社我比較不知道你要是勇敢的話可以實驗一下(欸

要是不怕大陸排版和簡體字的話你可以試試看大陸譯者的卡夫卡(啊...葉廷芳也是大陸人XD除了葉廷芳以外的人XD),不過我不太敢碰大陸的翻譯是因為常常看到他們把自己的口語習慣帶進去,可能大陸人看得習慣,但我就沒辦法,我會想像一個操著北京腔的卡夫卡。我是覺得我被沉思那本慣壞了...



會認為在電影中,「女性角色沒被賦予名字、戲份不夠多、被定位為男性角色的背景人物(母親/愛人)、或有裸露身體的場景」是娛樂界性別歧視(sexist)的表現嗎?

你會問我這個問題,那我假設你很介意這些事。

那你可能要先知道我是那種會開「這麼爛的恐怖片裡連露點都沒有簡直一無是處啊!」的玩笑的人。

我不會跟你說沒有這種事情、電影裡面沒有這種現象,因為確實是有很多傲慢又物化女性的自大狂在拍電影,但如果要對這種事情斤斤計較,不如遠離一切電視電影,因為那裡就是男人的天下;不過這也是觀眾取向和寫作/創意能耐的問題,如果電影人能夠打造出一個有趣的女性角色,我相信觀眾也樂於觀看(但很多時候他們就是辦不到,你看諾蘭XD)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女性在一部以男人為主角的電影裡的戲份;假如你是導演,把這個女人的戲分加重會毀了你電影的步調(咳,Thor),那你還要顧及"女人戲份不夠多性別不平等"這種問題嗎? 有時候只是把故事說好的選擇,並不是真的性別歧視。

至於裸露身體,有時候讓女性裸體是有意義的,加深觀眾的恐懼或強調某種事情,這要自己在看的時候判斷。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我真的不是把這種事看得很重的人。



對有深度、被推崇為經典的電影沒有共鳴,但又不想讓眼光侷限在Hollywood商業片,該怎麼去培養自己能夠理解或看得下去?

嗯嗯,我懂你的感覺,我現在還是有經典恐懼症,看到"經典"或是聽聞某大導的風格就怕看了會用腦過度開始冒煙然後自燃爆炸。想想一部電影可能用上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設計、準備、拍攝、剪輯後製,我們只吸收那幾小時的成果,就要求去完全了解那部電影其實是...天方夜譚? (就算是爛片也一樣)

所以首先應該還是堅持不要快轉,完整看完一部片吧XD

你可以先從一些自己有興趣的類型開始,如果怕看不懂,適度調查一下那部電影的背景,不想被爆雷的話,查一下導演/編劇的生平和經歷,他們生活的社會和時代,雖然不是所有電影都是有關社會,但我相信藝術是模擬/呈現生活,理解作者應該也能進一步了解他的作品? 我覺得最重要還是自己主動去推敲,電影通常都在暗指/象徵很多東西,要是覺得故事太無聊也可以開始注意影像的布局和故事結構之類的,至少我是這樣在看電影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哪些導演的作品是無論題材一定會看的?(除了Nolan XD)

竟然問這種問題,你會被碎碎念埋沒的XD

順序: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縮減到20個,有些導演我覺得黑歷史實在太多我沒法放上來(不然就是我忘記了)...大部分是那種片單很短,可以很輕易嚼完的導演,也有那種我還沒啃完但默默在心內立誓會看完同時追蹤未來走向的導演。

1. Shane Carruth: 獨立片孤高天才,其實只有一片放上來蠻危險的...我相信他。推薦電影Primer

2. James Gunn: 很有意思的導演,感覺拍什麼都會有另類趣味。推薦電影Slither, Super

3. Martin McDonagh: 創意和黑色幽默兼具的寫手導演。推薦電影In Bruges, 7 Psychopaths

4. Neill Blomkamp: 感覺是未來的類型片導演,也是只有一片就讓我拜服。推薦電影District 9

5. Rian Johnson: 極度龜毛挑剔的風格化寫手導演,嘴賤超級可愛加分(?)推薦電影Brick, Looper

6. Pierre Morel: 頂級無腦爽片製造機(好吧我誇張了)。推薦電影Banlieue 13, Taken

7. Guy Ritchie: 傷透我的心的傢伙不過我還是愛他。推薦電影Rocknrolla、兩根槍管

8. Christopher Smith: 這人...拍了不一樣的恐怖片,很認真,蠻喜歡他的。推薦電影Triangle, Severance

9. Duncan Jones: 感覺會是未來的大宗軟科幻片導演。推薦電影Moon, Source Code

10. Edgar Wright: 我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個人啊,另類喜劇天才? 推薦全部,包括影集Spaced

11. Joe Carnahan: 我無法解釋卡內漢的芭樂動作片對我的吸引力。推薦Narc, The Grey

12. Joss Whedon: 很棒很有點子的寫手導演。推薦...Avengers, Firefly

13. Matthew Vaughn: 很會拍好像有點深度又有點好笑的動作芭樂片。推薦Layer Cake, Kick Ass

14. Peter Jackson: Bad Taste都看了還有什麼不能看XD給正經的人的推薦...Heavenly Creatures

15. Roman Polanski: 不知道,我就是喜歡他的電影。推薦The Pianist, Chinatown

16. Quentin Tarantino: 這世界上最酷的人。推薦...還是慢慢從Pulp Fiction和Reservoir Dogs來好了

17. David Fincher: 犯罪驚悚片第一把交椅,交椅中的交椅。推薦Se7en, Social Network

18. J. J. Abrams: 假期電影能人,可以拍出非常好看的芭樂動作片。推薦Star Trek, Super 8

19. David Cronenberg: 把創意置於製片技術之上的奇筢導演。比較正常的推薦The Fly, Eastern Promises

20. Ben Affleck: 我只是想目睹他從有缺陷到完美的過程而已。推薦The Town, Argo

請注意在這邊出現的芭樂動作片一詞除了喬卡內漢以外都是開玩笑的,請放心觀賞:D



請問在你的心目中,是否有任何演員與某位導演合作之後,產生了好似里程碑一般的意義或變革?(主要就表演而言,未必指人氣。)如果有的話,請問是哪些組合? (抱歉這問題好像太誇張,但還是挺想問的…… :p)

這題很有趣thx 整個考驗對演員/導演有多熟悉啊,不過要有看我下面一大串碎碎念的心理準備lol

很多演員都有所謂成名作,但我不覺得完全是導演的原因?在我來看是1.宣傳 2.故事3.角色, 後面才到導演和演員演技,順序可能挪動,但缺一不可;一個演員要紅要改變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這種改變對該導演也有一定的影響,我猜。下面的回答可能會有點歪題,比較偏"導演與演員的重複合作"(沒辦法我圖拚好了),但我還是會解釋這個演員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Sigourney Weaver我本來也想提,但不知該配上Ridley Scott或James Cameron...想到要配後者就覺得沒勁,算了XD Michael Fassbender和Steve McQueen...McQueen的電影對法鯊來說是高度演技挑戰,法鯊隨便演都很棒,但我沒有看過他演比Shame更深層的角色(Hunger我還沒看,可能看了會改變心意),此導最能展示他身為演員那一面,這對我現在才想到。

第一組Fincher/Rooney Mara/Brad Pitt

如果你看過芬奇版龍紋身女孩,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好說的?Rooney在裡面演到會讓人抖顫起雞皮疙瘩的程度,好奇的話可以翻一下Rooney的IMDb,那絕對是她最棒的演出,可能還可以撐好幾年,我相信也只有拍片拍幾百個take的芬奇才能把人逼到這種程度(噗) Brad Pitt是...他在接Se7en之前就當過主角,對我來說他的男一人生是Se7en之後才開始的,感覺是芬奇隨時會叩回來的演員,好了他真的沒什麼好講我們下一組。

第二組Tarantino/Uma Thurman/Samuel Jackson/Christoph Waltz

昆汀的風格對演員來說好像不是什麼很有助益的事,怎麼說勒...他的角色很生動很特別,導致觀眾只記得那個演員演那個角色,演員很容易在昆汀電影裡面達到頂端,之後就慘跌或...下不來。烏瑪就是個好例子,也不知道該說是昆汀最能捕捉她的魅力或是她兩千年之後的選片太糟糕。SLJ是昆汀的常備演員,他的職業生涯好多了,不過他還是在昆汀電影裡面表現最好──看到下一個華茲我就有點擔心他們步上前面兩個的後程,平心而論,就種族和性別來說我覺得華茲會走得比較好(我覺得這話講出來會冒犯一堆人,但我只是實話實說,好萊塢遞給觀眾的口味就那樣)

第三組Nolan/Joseph Gordon-Levitt/Tom Hardy/Cillian Murphy

在大家因為我沒有放Bale拿湯匙丟我之前,其實我是想放的,但我只有三格可以用(什麼爛理由)敝人覺得Bale和Chris合作前後的狀態就是"underrated/小有名氣→一線男星"Bale不用Chris來證明他的演技人生,頂多他變得比較能挑片吧。但後面三個就不是這樣了,有多少人是因為Inception認識JGL、TH、CM的? 演過Inception之後,突然JGL和TH都可以當動作片男一了,CM...演了動作片男二,這是,呃,角色類型上的轉變? 我知道Chris很喜歡CM,也真的很希望Chris把CM放在哪部片的主角位置上,不過可能要等以後吧,等Chris想拍低成本電影的時候。

第四組Cronenberg/Viggo Mortensen/Jeremy Irons/Robert Pattinson

柯能堡和這三個人的狀況有點像是現任/舊愛/新歡這樣(大誤) 改變Viggo狀態的人應該是Peter Jackson,不只開了他的戲路也讓他邁上男一之路,但柯能堡才是把V哥演技帶到頂端的人(怎麼說,V哥是個演戲超級拼命的人,不用柯能堡他也OK,可是柯能堡最懂他的美),他們之後會再合作的。Irons和帕汀森我倒真的不熟,柯能堡對特定演員有榨汁機效果,他們就是...被榨過了這樣。Irons我不敢說,但我相信柯能堡多少改變了V哥和帕汀森的選片方向。

五、六組需要解釋嗎XD應該不用解釋了吧XD

(Edgar Wright & Simon Pegg, Nick Frost; Tim Burton & Johnny Depp)



到現在還是覺得被 cancel 很可惜的影集?就算 cancel 還是一定要看的影集?

有幾個影集被砍是很可惜,但這三個被砍沒看到後續大概是最恨的。

Firefly (FOX)

我實在不知道怎麼介紹這個,外太空牛仔?受到感情創傷的前軍官和他的船員們快樂的冒險生活?喜歡Avengers的台詞風格就應該看這劇?問十個電視兒童應該九個會跟你說好看吧?

Rubicon (AMC)

這部就個人口味,情報分析員不小心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於是陷入危機;這部劇情尚未展開就被砍,恨。

Endgame (showcase)

很輕鬆的加拿大推理小品劇,主角有曠野恐懼症所以只能躲在旅館裡接案,靠使喚自己的崇拜者和身邊的人收集證劇來腦內推理破案,腦內推理過程一絕,非常幽默,主角也很有意思。

還是最推Firefly,大家都來體會我們對FOX的恨意吧XDDD

有人喜歡HBO系的話可以看Rome和Deadwood,我是還沒看但有些我蠻信任他們意見的人說很棒,所以...



那些影集和電影的opening你覺得做得很不錯?

因為我這人極度音樂取向,與其說做得不錯,我給你我喜歡的好嗎XD

2001: A Space Odyssey



Also sprach Zarathustra配上日出太經典,很簡單但音響炸下去就覺得很爽XD

A Clockwork Orange



Kubrick就很會選音樂,導致他的電影定場力都嚇死人

Skyfall



極美

Re-Animator



我也不會解釋,我很喜歡這種很電子又有點俗的感覺

Kiss Kiss Bang Bang



沒看過這部片的人都快去看這部片!為了Iron Man 3準備!(咦

The Wire



一次給你五季,音樂就很讚啊XD

Oz



呃Oz的片頭一直都有糟糕畫面要看的話注意一下

Game of Thrones



這真的做很好,好像不用解釋

Six Feet Under



拍得很棒,音樂也極佳

Justified



Rubicon



SouthLAnd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中之龍:過度肉麻又劇透的(正傳)人物關係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