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電影短評3
此篇內容僅包含BL電影數部,及同志電影兩部的感想。
每當一月的時候,就會有種接近過年的放鬆感,通常在這種時候我會開始做一些年輕時會做的事情,像是回頭追一些漫畫進度,看看動畫之類的。今年,大概是剛看完寄生獸的電影(還有どうしても触れたくない的改編真人版電影)沒多久所以受到了鼓勵!所以我犯傻一連看了好幾部BL漫改編的電影直到我想掌自己嘴為止。
先聲明,我真的沒有看日本電影的天分,所以我在這邊給負評不代表電影本身真的就很爛,有可能只是我…我…我的電波對不上日本真人電影的思維。
糖與Kiss 飴とキス(2015)
Dir. 広田レオナ, JP, Star. 吉岡佑、岸本卓也
我對所有參與這個企畫的人感到抱歉。看的時候覺得自己被商業斂財氣息壟罩了,怪不舒服的。這是一個…從各種方面都很醜的電影。通常我是不想這樣形容一部電影(或任何創作)的,畢竟是人家的心血,但除了醜一字,我缺乏意志力去擠出其他的形容詞。
哪邊都一樣 どっちもどっち(2014)
LovePlace Production, JP, Star. 小谷嘉一, 富田翔
在BL漫中攻x攻這種狹小的市場,どっちもどっち這個作品算是有一點點名氣…?總之故事是同一間公司中的兩個菁英,円谷和尾崎,彼此競爭著第一名(top)的位置,尾崎認為要讓円谷服從自己,只能用出「讓他喜歡上自己,成為他第一個男人」的手段!…之類的,故事畫出來完全是喜劇,而我沒有敘述喜劇的天分(攤手)
這個改編(和飴とキス同一間公司LovePlace),因為原著的關係,就算又誇張又簡陋也能看作是喜劇手法,所以拍出來也真的很誇張很簡陋,成本超低。場景算算只有六、七個在重複使用(有時還連攝影角度都懶得換),更沒有什麼日夜景之分。這麼廢柴好像在綜藝節目棚內隨便拍一拍的改編,因為有原著撐腰,前半段還算是因為太廢太狗血也不怎麼正經,所以蠻好笑的,後半段劇情稍稍往嚴肅方向一走,馬上就垮啦XD
就算我是笑了沒錯,不過這片實在太廢了,還是一點都不推。然後LovePlace你們可以不要再對BL漫改編下手了嗎…?
愛的言靈 愛の言霊(2007)
Dir. 金田敬, JP, Star. 徳山秀典, 齋藤ヤスカ, 松岡璃奈子
老實說,這部片以BL電影而言在各方面都好多了,無論是角色、故事、演員或步調,至少我可以把這當作一部電影看。主體劇情是一對進入同居生活的青梅竹馬戀人,因為與一名看似暗戀他們其中一人的高中同學(女)重逢而感情生裂。
這部片的視角的攝影與敘事略偏向男主角兩方中的大谷一角,大谷個性彆扭陰沉(或根本就是ツンデレ),片中穿插他的內心旁白,觀眾能很明確地知道他對自己這段感情的看法。大谷認為自己與男友立花是因為喜歡對方而在一起,無關彼此的性別(非常BL的套路有沒有?總之他不認為自己和對方是同性戀,只是剛好喜歡上彼此),同時他們也沒有要公開這段關係的意願。所以當一個開朗可愛,符合社會期待,又看似對自己男友有興趣的女性出現時,大谷就吃醋了。
把視角放在大谷身上也是個正確的決定,妒婦/妒夫不是一種討好的角色,假如主角就是這種角色,此時把視角放在另一個人身上反倒會突顯這樣的負面情感──像愛的言靈這樣簡單的日常小故事,角色討喜異常重要,大谷的忌妒反映出另一個男主角立花的開朗,同時也展現出大谷木訥外表下感情豐富的那一面,第三方觀者可能還會用「可愛」來稱其忌妒的姿態。
簡而言之,是那種整部片建立在情侶吃醋和冷戰又和好,女角則被當作plot device的故事。依敝人之見,這部片在我眼中略優的理由,果然還是腳本比較實在、演員比較合拍、執導方向比較明確、又不會過度灑狗血──不過,我也是看第二遍的時候才想通的,這種劇情通常在看到文字大綱階段時我就蔫了,第二遍我逼迫自己忘掉所有高規格電影,才稍稍能適應並真的看進去。(是說,我那個時候到底為什麼會看第二遍來著?)
禁断の恋 (2008)
Dir. 草野陽花, Japan, Star. 三上真史, 加藤良輔
「我們該怎麼拍出男同志芭樂劇?」
「不知道?結局悲劇好了,兩個人一起躺在花群之中,耽美嘛」
我已經放棄實際在拍片的直男們理解BL的可能性了(扶額)甚至說,直男們背後絞盡腦汁想拍出像樣的東西,光是想像他們如何克服自我說出狗血台詞、嚥下嘔吐感拍攝那些鬼扯情節,就覺得這個糟糕的電影好像也沒有那麼糟糕了呢,因為製作人和觀眾都很悲慘啊,而且觀眾只要悲慘個一小時多,他們拍這種東西少說也要個一星期以上,在剪輯室裡還要看個無數次呢啊哈哈哈哈。
全片RECAP:總之,禁斷之戀,是因公旅外留學中途的男裝設計師男A受到老闆召回,理由呢?因為老闆的高中生兒子男B拒絕上學,老闆太擔心,所以要男A回來在自己出差時幫忙看顧,還要人家順便做推銷工作加上準備畢業展,是想整人嗎──總之,男A和男B其實是秘密交往的情侶身分,就算是遠距離戀愛,但男A到底為什麼不知道男B生活出了狀況且毫無察覺,明明已經西元兩千多年了又不是說像古時候一樣出兵出海出外地一去就幾月幾年杳無音信科技發達有電話有電腦有網路有EMAIL和即時通到底為什麼不聯絡,我真是一點也不了解──總之,男A住進老闆家,暫時和男B與男B的弟弟男C一邊生活,在工作上則是受到公司的前輩男D處處嘲諷冷言冷語,而男B就只會躺在床上嘟張嘴生悶氣,一點話也不說,看了就很想打下去──咳咳,此時只有青春洋溢的溫柔男C看起來最順眼了,但是呢,登登登!男C其實和男D聯手想拆散男A和男B,甚至假造了一張男A和老闆在一起的照片(胸口以上打赤膊而已),男B看了以後就相信了照片(胸口以上打赤膊而已)覺得人生無趣也沒必要上學了。男A和男B在經過四十分鐘熱臉貼冷屁股的折騰之後總算把話講清楚,男A釐清那張照片裡的不是自己,因為照片裡的人…胸口上有顆痣。(我是過了兩星期後才打這段,我到底怎麼記得這些?)甜甜蜜蜜澄清一切的A與B遂而發生關係,但是,登登登!早上,遭男C告狀而回家的老闆目擊此幕,趕走了男A並禁止兩人再聯絡。結局,想和男A私奔的男B在想離開的時候與弟弟對質,男C憤而殺死男B,因為…他最愛的是哥哥,他絕對不讓哥哥離開…最後,也不知道到底想表達什麼,男C將男B的屍體擺放在一桌還是一床的白色花朵之中,自己也跟著躺進去。是想自殺和哥哥一起死嗎還是單純擺花擺到累了想睡覺?我不知道啊,我連段都沒分我根本一點都不care啊。
男D:我在這片裡出現的目的只是為了兩場基本上看起來一模一樣連衣服都沒脫的男男肉,和負責邪笑反派役。
看完這個之後我回頭看了天野千尋(女)導的どうしても触れたくない,也不知是因為故事好看還是天野的手法儘管精簡樸實卻纖細成熟,我哭了(淚)
我們的高原酒店 僕たちの高原ホテ(2013)
Dir. 横井健司, Japan, Star. 浜尾京介, 渡辺大輔
不是BL,可是似乎因為幕後幕前人員和托生君系列有關係,所以被歸在了BL類。要說腐味,大概也只有腐族群聞得到的程度,甚至有可能聞不到。導演橫井健司也導了星期戀人,這片配到比較好的腳本、人設、演員、攝影和剪接,整體可看度高很多。(不過,到底是為什麼呢?橫井和腳本金杉弘子幾乎可說是BL電影的隨手go-to人員啊)
老實說,這部片符合我對很多日本片的感覺,尷尬、僵硬、WTF(唔我到底是都看了什麼,為什麼整體觀感是這樣)但我卻覺得比較好看?在我花睡著前幾分鐘的時間腦內歸納之後,結論是這部片最出色之處,即是此片的兩個主角,因為唯一的親人去世而變得極度內向封閉的相沢,以及在相沢工作的旅館新上任的經理,沢城。
這兩個角色身上都纏繞著一團謎,而電影在鋪陳這兩個角色的細節之上花了非常多的功夫,就算其他角色表現得尷尬或格格不入,劇本有時噴人一臉狗血,我仍覺得到了最後,他們為這兩個角色所做的準備有得到報償,角色的情感包袱得到了看起來還算誠摯的昇華,角色的成長為這部片畫下了一個過得去的句點。
星期戀人 セブンデイズ: Monday – Thursday & Friday – Sunday(2015)
Dir. 横井健司, Japan, Star. 山田ジェームス武, 廣瀬智紀
校園系/青少年系故事在大部分類型的漫畫裡都算大宗,包括BL漫。星期戀人,不知為何,似乎曾在BL漫讀者圈中掀起一陣熱潮,可說是校園BL漫明星本。我向來在溫帶掛網,所以從未理解星期戀人吸引人之處。
是設定上,主角之間只談一星期戀愛的協定嗎?是有什麼特別的營造或特別的角色鋪陳嗎?除去一星期戀愛的協定,在我眼中這整個故事是兩個基本上沒什麼交集的人開始摸索彼此的契合之處。我是沒有實際數據,也沒有叫人填問卷作調查,但那大概是,95%兩人或多人以上戀愛關係開始的基本套路吧(或是說人際關係就是從相處開始,戀愛與友誼需確認彼此不會兩看相厭,再不然至少也得知道對方有沒有自己喜歡的特質;變質的關係就不在討論範圍內。我又在碎碎念了對不起。)
真的,就是看兩個人在談戀愛,只是瑣碎到彷彿你的高中生好友、閨密抓著你交代她這一星期的約會行程、幽會地點、早安簡訊、晚安簡訊、聊天話題(還配合課表)──非大嬸我無法欣賞純純年輕人的戀愛,只是不有趣的話,比起心臟撲通撲通地跳或想舔螢幕之類的激烈感受,我更有可能看到瞌睡點頭。很不幸的是,我大概就是對不上原作電波的那群人中的其中一名。
也就是說,從根本上來看宛如尺寸過大的內褲一般空盪盪勉強掛在腰上的腳本,再套用在日式劇情片閑散的步調上(還分上下兩集,片長兩個多小時),看起來只會…快看到恥毛了這樣。
我也難以形容從漫畫轉到電影隨之而來的浮動標準,但確實存在。我簡單歸納一下:
- 時間成本觀感:看本內容比較淺的漫畫單行本可能要5-20分鐘不等,看電影至少也要70分鐘以上,如果還是爛片,簡直是浪費時間──這種感覺。
- 與原著有偏差:如題。
- 與觀者有偏差:只針對有看過原著的讀者。停留在二次元、非動態影像的IP,會留給觀眾主觀的想像空間(如哈利波特舞台劇妙麗選角是非裔演員的爭議,原著中並未提及妙麗種族,但許多人基於地域或電影選角或其他理由認為妙麗是白種人),粗略假設性地量化該空間,小說可能是50%以下,漫畫可能是25%,電影可能只剩下10%,值的減量基於觀者能視之圖像、影像資訊。比如你想像一個漫畫的片段配樂是貝多芬田園,但電影卻用了工業金屬,你想像一個角色情感澎拜激昂,但電影表現得風平浪靜,一句話說,再詮釋者與觀者的想像起了衝突。
- 電影純粹就是部爛片/編導手段低。
但由於我在看時對原著的印象深鎖在記憶垃圾場中,上述原著與改編之間的差距對我來說沒什麼影響,自然也不會有我所謂的浮動標準。總之,就是一堆填充用的屁話,隨便看看就好(欸)#WhatAHack
從我的角度來看,這部片主要的問題大概是melodramatic,和欠缺內容之下又沒有什麼可以拿來填塞空間的製片技巧。兩個(假)男高中生親親我我,對我來說(再)也不是什麼值得一看的場面。
於我而言,要做好愛情題材的先決條件是:1. 厲害的愛情故事劇本、角色設計或具風格的製片 2. 演員演技好,或兩個主役1+1=20 3. 愛情根本只是配菜,主體是其他東西。簡單說,拍個正經又目標單一以愛情為主題的愛情片,要達到良標根本就很難,真正吸引人的,還是角色和劇情,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而BL漫畫或少女愛情漫畫,經常在根本上丟三落四,把重點放在「誰和誰會在一起有個美好幸福的結局」,簡單說就是底盤不穩、目標不正…別誤會,說是這樣說,但我還是蠻愛看的。)連電影工業發達的好萊塢也少有製片人辦到,可能一年會冒出來個三、五部,但也不過如此。星期戀人我看了沒感覺,其實也很正常、預期中。不如說,我認為原作與其說是有被改編的潛能,不如說一切純粹出自對原作人氣的商業考量,這樣的青春戀愛故事停留在紙頁上,說不定才是最好的。
不過,我對日本電影的標準是壞死的,可說我那方面的神經根本沒長出來,所以說不定這部片對口味對的人,或電影吃比較少的人而言,可以是良片吧。
泳敢愛Floating Skyscrappers [Plynace wiezowce](2013)
Dir. Tomasz Wasilewski, Poland, Star. Mateusz Banasiuk, Bartosz Gelner, Marta Nieradkiewicz
游泳隊的明日之星Kuba與女友Sylwia同居母親家中,在訓練空檔他與同性在隱密的場所發生性關係。當他在一個展覽會上遇見Michal後,兩人很快拉近距離並陷入愛河,將兩人曖昧盡收眼底的Sylwia只能與Kuba攤牌。
呃…這部片風景很漂亮(但這是歐洲片,幾乎可說是基本盤)呃…如果你去tumblr上面找可以找到很多火辣的男主角親熱動圖
呃…導演Wasilewski長得蠻好看的,但與電影本身完全無關
如果我只是想看帥哥親熱,我可以去看A片。
我不喜歡Marco Berger的拍片方式,內容空洞角色沒個性彼此笑一笑抽根菸就愛上對方,攝影無趣,整部片重點就是性張力,彷彿觀眾和角色僅知肉慾不知真正的人樣。而泳敢愛這部片與MB電影風格頗為神似,只是少了點特定器官的大特寫。
然後呢,男主角的母親不支持?男主角的女朋友不願意分手?他們身處的社會仇恨同性戀?這大概是第945821部同樣題材的電影了(當然,如果你從沒看過類似電影可以看一下,電影本身並不差,只是偶爾我會失去耐心對某部無起伏無變化的平凡典型電影感到煩躁。)愛英格的人The Man Who Loved Yngve [Mannen som elsket Yngve](2008)
Dir. Stian Kristiansen, Norway, Star. Rolf Kristian Larsen, Ole Christoffer Ertvaag, Ida Elise Broch, Arthur Berning
青少年Jarle在學校的日子過得還不賴,和朋友們一起組了個樂團,有個拜把兄弟,追求半年的女孩也成為他心愛的女友。當新來的轉校生Yngve來到他的班級,他不由得為其所吸引,製造藉口和Yngve相處,但他接連的謊言在朋友的猜忌和即將到來的表演之下逐漸瓦解。
該說這部片是關於年少輕狂,又或是少不更事呢?儘管風格剪接青春陽光,我看這部片卻感不到任何喜悅與活力,因為主角Jarle是個自我感覺良好又膽小的渾球,並傷害了他身邊所有的人。拍出這樣的故事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十分勇敢的,因為這個故事並沒有所謂"emotional pay-off",只有越挖越大的空洞,Jarle幹下了蠢事,而有時候,犯蠢不會得到原諒,鑿下的創口留下永久的痕跡,你也不見得真的得到了教訓。
而結局,理所當然地,十分反高潮。能預見某些觀眾可能會因為這不是一部圓滿的電影而失望地離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