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障守護者,我心我見 (2)

接下來想到什麼寫什麼,這種我反而比較難寫,卡超久不知道該寫什麼🤣

因為我懶得關掉Mod所以角色可能看起來不太一樣。

同伴

照認識順序來,有談戀愛會談戀愛,沒戀愛就談談支線和整體印象。

“How can I feel everything I do, and just accept it?”

一堆人垂涎的DAI紅髮矮人俏探員。DA老玩家都信誓旦旦她絕對會進入最終同伴卡司的階段,我是最不想上車的人──除了嘴有點皮以外,我真的看不懂Harding哪裡有趣。以「Inquisition探員」身份而言,我認為有其他更有意思的人選(比方說間諜大師Charter或另一個Leliana的接班人,曾經接觸過Executor的Rector,甚至是漫畫中出現的角色)

後續宣傳長話短說,總之我理解Dev想用地表矮人結合矮人Lore,但我私心還是比較希望是Valta,或是任何一個來自Orzammar/Kal-Sharok的地底矮人(這已經是我們第三次得到地表矮人隊友了)

Harding友情支線讓我情感上最為撕裂,我身為DA阿宅對這個支線感到很有趣,又為寫作感到超級沮喪。

前篇提過配音台詞感覺是先送而缺乏後續修整,這個缺陷在Harding故事中最為明顯。我能合理解釋Harding只能在「感受」後以粗糙的「語言」來表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方面又覺得到頭來他們似乎不打算好好處理泰坦的問題,或根本沒辦法處理(在2020的BTS影片裡他們原本有意要讓玩家直接和泰坦對談,後來BTS裡的東西大砍,Harding的支線好像也是最短的吧?)

連帶Kal-Sharok相關內容也令人迷惑,我至今不理解Kal-Sharok怎麼不是Rook尋求幫助的其中一個組織/王國?看起來原本應當如此,莫非只是因為種族限制而被整個斬掉?在DAI中KS矮人會主動說要幫忙修理放出Blight的Cory,面對打算滅世的精靈神卻毫無作為,我看了也是很困惑(KS內容被砍我是真的很傷心,KS他們不像Orzammar一樣為了維持社會階層、鞏固貴族利益而施行性別種姓制度,在那之間滅除了大部分的矮人歷史,這些人記得很多事情)

不好意思又進入負面碎念。

拉回Harding身上,我...是認為不用特別玩戀愛線也很能摸透這個角色。劇本一方面想要旁敲側擊讓玩家有「Harding一直有討好型人格」的印象,一邊解釋為什麼她這一面會導致連結泰坦後,有個Shade會因為她壓抑的怒火而找上門來──有興趣可以去我噗浪那邊搜尋關鍵字(泰坦/Titan)這邊就不討論這方面的機制──但遊戲的順序超級奇怪:

假如和我一樣什麼都做、堅持跑完支線才走主線,有可能在第一章Harding就會拉上Rook一起去找Stalgard,緊接著第二章沒多久就可以拿到HOV。問題是,上述「討好人格」咖啡場景應該是和Lucanis任務進度綁在一起,但Lucanis最晚可以拖到For the Love of Treviso才解完🤷‍♀️

Harding支線和那個同伴交好咖啡過場,即使兩者沒有直接關聯,我認為順序上先看過☕再作下半部份支線,能更自然地領會Harding心底悶燒的憤怒來由已久,不僅僅只是突然降臨到她身上的遠古記憶與古怪的能力:她太想要裝作自己沒有問題,而迴避了自己真正的焦躁與恐懼(相對地,要是先達到HOV再☕,敘事鋪陳上就有點不太自然)。

It means that there’s a point when you have to give up on someone. It means you could've given up on me.

在噗浪那邊稍微講過,身為台灣人、或至少家族中曾有過某種經歷的台灣人,要同情亦共情Harding的心理狀態相當容易──被害者一族經驗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共通記憶。以Harding而言,她無知地努力想要融入地表世界,無知地成為Andrastian,若非外型的不同,她與一般人類又有何異?

Solas與Varric在DAI中針對「種族往昔榮光」一事有過非常深的討論:知道一切的Solas懊惱於Varric對自己種族的過往毫不在乎,而Varric則認為即使再怎麼被打擊、即使失去一切,只要能夠活著繼續前進,就是在對抗世界。儘管最後被Varric的話語所說服,Solas仍提點Varric根本毫不理解自己曾可能擁有的一切,對此Varric的態度是:”How could I miss what I never had?”(我是要怎麼想念自己不曾擁有的東西?)

──而Harding就是那段對話的繼承者,她和Varric一樣是早已失去Stone Sense的矮人,卻被突然喚醒往昔泰坦的經歷,就算自己沒有親身參與,如臨其境,知道發生在自己親人身上的慘劇,她該如何自處?而那種感受如此特別,就連同種族的Rook也難以真正理解。而我想寫手在勾勒很普遍的心理問題,在知情的狀況下,我們對他人的遭遇如何諒解?又要如何和解?

即使Harding只有明確表示出過往泰坦的悽慘與現在的孤獨,但我想她也暗暗知道,泰坦與精靈之間的戰役是雙向互鬥的結果,所以悲天憫人的她即使知道真相亦無法怪罪Solas,反而更害怕自己的仇恨會讓自己被他人疏遠。假如你一開始選擇對她的魔法感到懷疑或排斥,她會努力想說服Rook自己不是怪胎、自己可以派上用場,從這個角度就能看到她的心理弱點,然而...上述提及情節順序和矮人一族的訊息實在太大,模糊了她作為一個角色血肉的那一面。

“It's my story, and yours, too.”

談一下Harding最後的選擇,檯面上看似簡單的「自我vs族群」選擇,但搭上後續劇情似乎又有各自特別意義存在,目前我還沒有得到定論,純粹文字探討。

假如選擇個人路線,Harding反而是希望自己與地底矮人能重拾連結;相反地,選擇記住過往的仇恨(遊戲中用詞比較偏向”Honor Titans' wrath”之類的),Harding會獨自一人背負那段記憶,真正理解她的只有已經不再是凡人的Valta。

我確實看過社群中有人認為選擇後劇情應該對調,但考慮到Harding的個性,她真的會想要讓人也知道那種痛苦嗎?當她作為Lace Harding,她並不是泰坦,她能短暫分享泰坦存在的證據,侷限於知識的共享,是個體的「認知」而非與之「共存」。

相對地,Valta對Harding所說的”Once, there were Titans. After them came dwarves. Then me, and now you. Destruction is change. And we are still changing.”(昔有泰坦,繼之以矮人,然後是我,當今至汝。毀滅乃變易,我等猶處變易之中。)更像是「承認」自己無論經過何種更迭,不管面目如何換變也仍然是其中的一份子,仍然是”Children of the Stone”(石之後裔)。


I wish I could believe that.

我對Neve的第一印象來自漫畫,也因為她的穿著,原本很期待在Minrathous會看到那種等級的時尚場面...結果我們只有龜在工人階層的Docktown😢順帶一提,很多人抱怨她的紗帽🎓,那其實是Tevinter上流法師的流行配件

個人最喜歡Neve的地方,大概是她極為明快且毫不拖泥帶水的思考模式和直言戲語,不幸的是這可能要直接看小說比較能體會──我有翻譯,但當時倉促成事,不太到位也沒有細修,建議可以的話直接看原文。

作為出身平民的Laetan,Neve在愛與親人理解之下成為理想主義者,可說她在另一個階層繼承Dorian的意志,如果是出身富貴且資源闊綽的Dorian可能就無法體驗Tevinter底層深深的無力感,但他們共同籠罩於Tevinter長久的腐敗之中,因系統而屢屢挫敗,縱使悲觀卻不至於喪志,堅定地想要為他人找到光明。

轉頭講下Minrathous線限定的Archon任務。只有在作完Neve個人任務後,她才會在Dorian和Maevaris之間做出選擇。在我眼中那其實是Neve個人任務的延伸,而不是什麼認真的政治選擇,要以暴制暴,或是以民為主──背後寫手的意圖是很明顯的:有效率的暴政與逐漸轉變的民主,如何選擇?什麼是更好的選項?如果能看進眼裡的話,又是台灣人可能會很有感的一題。

我很意外Dorian和Maevaris各自代表的方向,這兩人在世界發展來説絕對是比Neve的後續演變來得更為重要,但講實在的,他們兩個不都是階級頂層的Altus嗎?遊戲中沒有講清楚他們倆人實際的政治理念,處於險境之下的Minrathous,在劇情有限的呈現方式中,當國家都要沒了,如果是我絕對選Dorian──當然那是因為我認識Dorian,假如今天遊戲選擇對調Dorian和Mae的定位,再把Mae換成某個我不知道可不可以信任的Magister,我說不定會有所動搖。

(順帶一提,遊戲中沒講,或是只有快速帶過,以Aelia為首的Venatori一派曾經想要獻祭、毀掉Minrathous來交換超強力量。Tevinter幅員廣闊,少一個城市對帶有野望的Altus來説根本不痛不癢,只要再度奪得天下重寫規矩,以Minrathous作為交換又算什麼──這樣講可以理解他們為什麼會在自家首都裡面放龍亂搞了嗎?我知道有些人是認為「Venatori再怎麼瘋也不可能搞爛自己的地盤吧」才選Treviso的😂)

You're my favorite sort of Trouble. Every time.

回來講Neve,假如選T線她會直接轉黒,不惜手段也要端掉Venatori;反之,M線她可以選擇走光明磊落的道路。

若是戀愛的話,假如很喜歡Neve,是真的可以考慮T線和M線都走走看。我自己走的是比較沒衝突的Minrathous線,Neve態度比較柔軟,和Rook進行任務之間更有一種相襯友好的感覺。Treviso線我預期會更有戲劇張力,吧?

不過,真的有需要戀愛才能理解Neve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嗎🤔假如有看過小說我覺得不用,相對地沒看過小說,走戀愛線更能理解她一直以來的孤獨。就算她看來交友廣闊,但大部分都建立在利害關係之上。她也想要相信自己能夠依賴別人,但身處Minrathous底層只讓她一再失望。

這就是為什麼我其實心裡很吃Rana/Neve這個從小說開始發展的配對:Rana作為公僕想要信賴體制與法律,而Neve則是早已覺醒的單幹孤狼,遊走黑白兩道之間。Neve出身Templar家族,她懂得、甚至是有點忌妒Rana仍然抱有那種理想;她對Rana愚公移山的理念屢屢受到打壓感到沮喪,但又一再尋求Rana成為自己的後盾,相對地Rana也是對曖昧態度不明的Neve窮追不捨。兩人之間存在彼此唾棄又彼此互信的矛盾情誼。

Rana的搭檔Brom因為幫助Neve而不幸死去,更堅定了Neve想要單打獨鬥的心,她害怕因此失去重要的人,更因此害怕放入感情,找到一個真正的伴侶。假如是Rook和Neve戀愛,感覺只是更有能力且更為自由的Rook取代了Rana那個角色──至少我覺得啦🧏‍♀️Neve的光明結局也算是表達得很明顯,Rana放棄循規蹈矩之路,將重心放在幫助他人,並決定和Neve共同開立偵探事務所,成為她真正的搭檔。在那種狀況下還和Neve談戀愛,我真的覺得自己是第三者🤣🤣🤣

雖然我很喜歡Neve和Rana那個共同扶持的結局,奈何遊戲設定作梗。前面也說了,Neve個人下場對我來說無關緊要,特別是衡量一個城市必須遭到摧毀。除了我決定嚐鮮和找她談戀愛那次,她在我的遊戲中被迫當了7次的黑幫老大。

至於Aelia…不好意思,我是真的覺得在同伴反派之中,Aelia不管理念或寫作層面都偏弱,跳針「Minrathous需要重生」讓我很難分析這個角色到底有什麼意義。

雖然Venatori幾乎都是無腦貴族菁英反派,其中還是存在真正有想法的人,像Calpernia還有部分成員原本是為了改善奴隸制度才加入,想以奪權方式重新洗牌──或許Aelia也曾經有過理想,又或者從她的角度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能夠發自內心去關懷他人,所以她才會嘲諷Neve救不了所有人、嘲諷Neve的英雄主義作為只是為了自我滿足。

我也想知道啊,但不論是小說還是遊戲都沒有給我提示欸,我只能把Aelia當作大壞蛋第N號。


If we win? No more gods. The end of a thousand-year-old story.

談到Bellara就🤔

我是不是不喜歡她的寫作?但我喜歡她的應對方式。

或許我不喜歡配音員的音色?但她的表現非常出色。

還是我單純不喜歡這種Geek Girl類型?但我又覺得她講的東西非常有趣。

所以,Bellara是個什麼樣的人?從頭到腳個人色彩非常強烈,很明顯有ADHD症狀(已經由寫手本人證實),思想跳躍、話多、容易搶話、容易爆衝(生氣會亂敲東西),不擅長時間與自我管理,應該也很健忘(可以去翻她房間的物品備忘清單,詳細到令人咋舌)

在遊戲中她的定位也非常明確,精靈文化的見證者與繼承者,她看得見美好也看得見背後的黑暗,其支線的抉擇更是老掉牙到我沒什麼東西好評論,但老實說我還是很想拷問她,多得到一些除了”They're OUR gods”以外,她真正個人的想法🤔🤔🤔

之前在噗浪提過這個遊戲的同伴任務設計上統一採用「個體的反相」,對我來說Bellara這個角色真正的問題正出於此,內裡空虛和過度補償,太過於仰賴我們已知的世界觀資訊、太過於倚賴這個任務線真正想要呈現的角色:Lutare家族的另一人,Cyrian。

Cyrian and I were the same: Inquisitive. Driven. Pushing ourselves.

我知道很多人覺得Cyrian這個角色很突兀,確實有可能在第一次遊玩漏掉對這個角色的鋪陳──在Arlathan森林左上有個沒頭沒腦的任務,解完謎之後,一座巨大精靈神雕像底端會憑空出現一個漂浮的人,Rook只會評論「就讓森林來帶走這一切」就沒多說更多;只要有仔細讀附近的筆記,並觀察這個儀式的形式,就能看出在周遭留下筆記的人其實就是Cyrian,而漂浮的人是其他同意Anaris儀式的參與者(題外話,這個儀式讓我想到Cory和Calpernia那個沒有成功的儀式,其中一個人必須成為某種東西的「容器」)

Lutare家族的刺青代表祕密之神,Cyrian與Bellara從小就對精靈的歷史感興趣,姐弟的形象更相仿精靈神兄弟Dirthamen與Falon'Din,兩人最後的故事發展更是極為相似,Bellara必須抉擇是否保留精靈一族的「知識」(過去在各個精靈神話中一再強調知識與祕密等同力量與智慧),Cyrian則走向黑暗與死亡的道路。

Morrigan揭露Dirthamen與Falon'Din正是某個Spirit裂解而成,同一個體斷碎後分路而行,Bellara與Cyrian的故事亦同,在某個關鍵的選擇上分道揚鑣──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一下我翻譯的精靈神話,直接搜尋「秘密看守者」,幾乎就是某個Bellara的任務翻版──若是注意到Bellara的用詞,她頻頻使用”Anchor”來形容Cyrian(還有Rook,假如和她談戀愛的話),明示暗示精神心理上Bellara因為Cyrian之死而隨之破碎,而這或許也是這個角色的自我預言。

當Bellara第一次找Rook幫忙換電池的時候,她感謝Rook能讓自己加入,藉此幫助他人。Bellara會有那種感受是因為她認為自己害死了Cyrian,他對她來說是一種「恆常」。然而,也只有象徵黑暗的Cyrian消逝,才能真正讓她擺脫對「祕密」的慾望,讓她起了實質的轉變;就連她也承認或許自己也有可能被Anaris所誘惑,走上與Cyrian一樣的路,而Cyrian的逝世真正斬斷了那種選擇。

所以大家都選什麼呢?要是有個人Canon可言的話,我是選放棄Archive啦,雖然它真的超好笑😂

雖然寫成這樣,但應該90%的人都不會得到和我一樣的結論。我第一次玩完實際的支線內容時其實是罵到爆,因為Epler用字遣詞真的是...若要我懷著愛與鼓勵評價,就是「還可以再好一點」。

相比「Bellara就是比較善良的人」,對照DF兄弟於我而言是相較有趣的詮釋。

“Mala lath athim, mir uthenera.”

因為親人感太重我個人沒辦法和Bellara戀愛,但可以幫喜歡她的人翻譯這句愛的告白,大致上意思是:

“Your love humbles me till my eternal rest.”或是”This humbling love from you is like a dream come true.”

直譯大概是「直至永眠以前,你的愛使我感到謙卑」或是「你那令人謙卑的愛就像是夢想成真」

在翻譯精靈語上經常要自我轉換,我上面比較偏向是直譯而非正確翻譯,但我可以再進一步點出幾個詞的曖昧之處:

  • “Athim”的字義是”humility”,遊戲中Bellara會用來叫Archive閉嘴,所以也可能帶有”know your place”或類似的意思。

  • “Uthenera”有不同歷史意義,字義上是”eternal waking dream”或”immortal”──意指進入夢中漫遊,放棄凡身達到精神不死境界。但在精靈帝國破碎之後,Dalish行使這項儀式更像是為了追隨前人、與自己的人世告別,在某種程度上也能說是一種「死亡」的代詞。

至於為什麼Bellara對Rook會有那種感受,主要還是Rook在他們關係之中表現出無止盡的包容力,陪伴她的傷痛,而且她一直把Rook看作英雄吧。


Come with me to Treviso, Rook. We'll get real coffee.

我花在寫這個像素男的時間已經多到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我沒辦法切割已經看過小說的記憶,和其他角色比內容量本就有點不公平,無論如何我還是會替他加冕這一代的個人冠軍👑假如有看我噗浪那邊,歹勢,可能會稍微重複一些論題。

為何我喜歡Lucanis?一部分多虧他的性格閉俗與講話含蓄。經過兩大城市選擇後,兩條路線Lucanis的體驗南轅北轍,又只有合併起來才能看到他的全貌,可說在摸索上帶給我很大的樂趣。自行拼湊線索,得到片面模糊輪廓對我來說正是DA最為有趣的故事敘述方式。

所以,Lucanis Dellamorte是誰?

一個富家子弟,從小經受殺手一行苛刻殘酷的菁英教育,備受期待的繼承人。他有叛逆的夢想,卻忠誠地背負著自己既定的命運;他的專注與自律讓他能做好任何有興趣的事情,但他卻認為自己只是送人上路的劊子手。

剛讀完小說的當下,我根本不知道他會進入最後卡司,只預期Lucanis的故事軸線會走向對抗家庭、面對兄弟的背叛──顯然我只猜對了一半,因為我沒料想到這一代的Abomination扣打會同時由Lucanis擔任,他身上還背了另一個人、另一個自我。

在第一章中選擇Minrathous抑或Treviso會大大影響Lucanis對外界與Rook的聯繫:

如若第一輪選M線,高機率會對Lucanis非常無感,他留在隊伍中是為了報仇雪恨與清償他承諾Rook的人情債,雖然沒有明講,他與Spite(或說受到Lucanis心情影響的Spite)難以對Rook交心。他只會在真正有需要的時候找Rook來當打手,更加封閉的後果是他會堅持追求自己的獨立,想和Spite永遠分離。

要是選T線,Lucanis暗自仰賴並極為親近Rook──就算一時感覺不出來也沒關係,因為遊戲刻意設計就是如此。任務內容較長,和M線Lucanis會自己處理雜事相比,T線他比較能放開來撒嬌拜託Rook。Spite佔有更多戲份,即使常常鬧事也表現出關懷Lucanis的時刻,兩方最後得以和解,找出和平相伴的生活模式。

You have a pair of demons, at your service.

之前沒寫過,探討一下有關Spite和Lucanis的...本質?(沒興趣看Lore理論的人可以跳過)

遊戲中曾經給出線索:Zara一開始意圖培養出Envy,不料卻出了個Determination──但真的是如此嗎?

T線中,Lucanis會用Illario的形象告訴Rook:

"Do you really think he made a deal with a demon? He's not even a mage! Or do you think maybe he just found the one there already?"(你真的以為他和惡魔達成了交易?他又不是法師!難道你不認為或許他只是找到了原本就有的東西?)

至今我仍然對這段話感到不解,之前只能用心理語言詮釋,但在實際運作上,這話什麼意思?Spite剛好就在那附近,剛好被Lucanis吸引?

綜合我對Ossuary現場觀察和過往Lore知識,我想Zara人工塑造惡魔的做法應該是:

1. 綁架某個衰人 2. 取血 3. 用該人已經取出的血召喚Spirits 4. 把Spirits綁在血上 5. 施法把血化成某種形式讓1的衰人服下 6. 用同樣的血可以同時控制住人和身體裡的Spirit 7. 開始酷刑折磨,想要什麼樣的惡魔,就想方設法讓人產生那種情緒 8. 附身在人身上的Spirit因此腐化轉成Demon(可參考Anders和Justice/Vengeance的狀況) 9. 用某種方式殺掉宿主,但保留住可被控制的Demon

照理來說,Spite應該只是剛好被他們抓住、被迫和Lucanis合一,但比起腐化,反倒是因為Lucanis的求生意志化為Determination(解釋一下,Spite不是正規惡魔名,只是他們兩人自己取的名字,我個人是認為Spite根本連廣義的「惡魔」都勾不上邊,一開始看到Lucanis可能的三個人選太早下定論影響玩家),但這不能解釋Illario(Lucanis)那段話。

我有大概永遠不會得到回答的理論:Lucanis不是一直有種奇怪的魔法連結嗎?沒看過小說的人大概會以為他的眼睛會癢是因為被附身的關係,但他早在被附身以前就已經有那種不方便的能力。有很多種可能,但我認為機率最高的是他可能曾經被幽觸(Fade-touched)過而得到那種怪能力,或者是和Wynne一樣,一直被某個好奇的Spirit所跟隨著。Spite會是那樣嗎?因為一直跟著Lucanis所以被抓住?🤔

Careful. They know. We're not right.

在另一層意義上,Spite是最貼近Lucanis真實欲望的投射形象,是貼合他真實感情的夢想生物。

Spite真正的樣貌並非我們所見,遊戲中呈現出來的是「Lucanis認為Spite應該有的樣子」而那個形象正是他自己,全副武裝,準備進行任務的樣貌,令人玩味。

相較Spite幾近隱匿的M線,T線在敘事上將Spite視為相對獨立的個體,Spite的存在感更強,常在Rook面前出現講話,不只一次向Rook表明Lucanis有問題需要解決。

Spite,或說Lucanis精神面的代表,將Rook視為可以拯救Lucanis的人、解開他們困境的救星(順帶一提整個遊戲中只有Spite在結局Solas對話時有戀愛特定台詞)而Lucanis對自己窩囊的樣子很是氣惱沮喪,他最深的恐懼就是被視為一個無用之人。

這種自我證明的壓力根源自他在家庭中的定位,Lucanis畏懼也敬愛自己的祖母,他急切想要證明自己仍然能夠作為家庭的齒輪、符合過往賦予他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出自他對Illario的理解與不信任。他必須好起來,才能承擔自己的責任,繼續自己的人生。

我也不想講得太明作為Abomination有什麼寓意,即使這個身份讓Lucanis痛苦,但跟這個遊戲相處幾百小時下來之後,不由得人思忖,身受一年的酷刑與精神折磨、身處無日無夜的海底牢籠,或許Spite正是Lucanis能夠撐下去的真正原因,作為他恨意與求生的柴薪,延續他心中的火焰;甚至是成為孩童時期遭受毒打與懲戒之際,曾經陪在他身邊一同度過的那個Illario的代替品。

M線中,一直壓抑著Spite的Lucanis最終能在稍微信任Rook之後口頭上承認他的存在,也承認他曾經渴望過Spite一直吵鬧索要的「自由」。M線結尾的Lucanis表達出的話語讓我感到幾分酸楚,他對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Spite抱以同情,但Spite會「磨損」他現今的社會人格,對現在的他而言既是危險,也是不可掌控的因素,他想要至少讓Spite──也能說是他自己不理性的那一面──徹底得到自由。

「盧卡尼斯!」伊拉里歐大喊,「我們不是來這裡革命的!」

盧卡尼斯吸氣,鼻翼歙張。伊拉里歐是對的,安提瓦黑鴉是刺客,而非自由鬥士。

老家的人們喜歡把事情浪漫化,但盧卡尼斯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

儘管如此,他的手指仍是為之顫動。

附上我自己翻的Wigmaker Job片段(懶得抄書)很多人情感上想要殺爆Illario或直接忤逆Caterina掌握自己的人生,我把Lucanis的故事看作一個成年人終於放下自己青春騷動的哀傷過程,不知道未來如何,但下定決心要好好面對。

He's family. And I hope the cousin I knew is still there.

承上,國外社群憎恨Caterina之人比比皆是,有一部分可能出於自我投射或共感。很多人經歷過打罵教育,也很多人因此成功,並回過頭來感激自己過往的辛勞和嚴厲的父母或教師。要不要合理化那種行為是個人選擇,Lucanis即使偶爾還是會想起被他祖母體罰的過往,但他個人已經與過往和解,也想要與之和解,對他來說人生的未來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我個人可以尊敬那一點。反過來說,這是虛擬的故事,假如能夠看得那麼認真投入,或許也是對作品的一種認同吧。

毫無疑問地Caterina很在乎Lucanis和Illario,即使她的偏袒造成了一族的人倫悲劇──「悲劇」是我們的觀點,但他們並不是普通的血親家族,我們大概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人的界線為何。

一開始兩個堂兄弟受到的訓練應該相同,然而資質差距在維護一族的前提下不可忽視,必定有人需要繼承,而Lucanis被判定是更值得關注的那個孩子。黑鴉是歷史悠久長達數百年的老組織,Caterina和兩個Dellamorte兄弟也是那種制度下的受害者,他們共同的經歷和期許不斷複製,現實到令人哀傷

(遊戲中表現出來的Illario比較有能力一點,但還是很明顯短視近利且禁不起誘惑。相反地,Lucanis即使不情願當頭,但他不只金錢觀良好,能打能吃苦,專注又具有洞察力,缺點是太過善良。Illario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另立門戶,自升旗幟,習得對他人負責才有第二人生。)

真正可貴的是,也正是這種畸型的家族關係,即使經歷這種兄弟鬩牆的鬧劇,把多年隱忍的創傷與不滿講清楚說明白,除去心結之後,他們或許還有破鏡重圓的可能。他們曾經是朋友,更在方方面面相輔相成、彼此支持...看過小說再看他們兩人打架實在是心情很複雜。

以不善人際的Lucanis來説,加入Veilguard對他而言確實是一件好事,在T線中他對幫助自己打倒Illario的Rook說”He's my only friend before you.”(在你出現以前,他是我唯一的朋友)足見Lucanis在交際與延續關係上確實有困難,小說中Illario更曾經以此嘲諷他在外地工作時結交當地反抗組織的成員,他倆對彼此的依賴是慣性卻也帶有毒性;就算是M線,沒那麼信任Rook的Lucanis仍然得以和其他隊友沒有包袱地相處,並自然流露出關懷他人的一面,成為更為柔軟的人。

Once we find our footing, the blood of these gods will flow.

最後,即使我很喜歡Lucanis,我個人還是必須大小眼選擇性忽略某些令人費解的Dev安排(像是結尾把Spite形容得超級負面,或是那個M線Neve走向和他們給出的遊戲資訊完全相悖,要碼他對Rook和Neve都不會有想法,要碼把那個系統通知關掉,要碼直接寫說Lucanis認為一切都是Rook的錯,遮遮掩掩假裝是玩家的角色扮演自主權,事後被發現根本就是被刪減沒作完😡)

已入深谷的我不知目前輿情如何,剛上市時Lucanis作為50%的選擇極具爭議。即使很多年後,我想這些決策在某些地方被提起應該也會被轟到體無完膚──已經參與過那段在網路上和眾玩家一起飆罵的過程,不再多談。


額外的幾個至於:

  • 為什麼Lucanis會成為Mage Killer?

Lucanis提過他年輕出道時接過一些荒謬或他自己也不認可的任務,直到遊戲前幾年Caterina開始作起法師專門生意。我猜、我猜啦,Caterina是真的有在考慮Lucanis和Illario各自的強項和弱點,Lucanis適合潛入暗殺,Illario是美色兼間諜,最主要應該還是為了可以感應魔法的Lucanis先建立口碑,但根據遊戲中同伴之間的書信往來,Illario也是有承接刺殺法師的業務。

有個祕密顧客在遊戲開始之前一直在灑錢僱用Dellamorte(和大牌的Crows)暗殺Venatori要人,依照小說和遊戲中的線索,很有可能就是Dorian。

  • Zara為什麼要用Lucanis培養Envy?

Envy是模仿能力最強最能融入一般人不會講話怪裡怪氣的惡魔😂她是真的想要拿下Dellamorte家族和控制黑鴉,我是猜她就算上了Illario的床也不是真心愛他,能隨心所欲地控制敷養惡魔才是這個女人一生的志業。

通常Envy在可以自主的狀況下會不斷尋找新的「妒忌對象」,不斷學習模仿並成功取代目標以後,沒多久又會因為需求而放棄舊宿主的外型。假如Zara可以控制一個Envy,代表她可以操縱一個無法忤逆自己也無法變形的偽Lucanis Dellamorte,擁有一切他的技術甚至更為出色。

  • 為什麼Spite在那種惡劣的狀況下沒有真的變成惡魔?

Lucanis的說法是自己和Spite做出了約定,更進一步的理由是Spite的真身其實是Determination。

Spirit/Demon的力量來源/存活目標就是追求己身慾望/成就己身特質。

當年Justice會惡化是因為Anders達不到他們倆人的約定,拯救法師的目標太過廣大。

而Spite…說真的他只要Lucanis能堅持下去有生活動力就滿足了,在遊戲中段他會一直那麼不滿,最主要是Spite還沒有分別現實與夢境的概念,所以他認為Lucanis明明和自己說好,還是一直待在Ossuary中,一副沒有要出去的樣子。重看剛打完Calivan那邊Spite的台詞就會知道了,或是看一下T線打完忠誠任務後解鎖的Lucanis日記第五篇。

我有個比較鏘的理論啦,在遊戲中Spite提到他們吃過其他囚犯的夢。怎麼做到的我不曉得,但夢引起的情感對Spirit來説應該蠻好吃的吧?說不定他吃飽了就沒事了👀

  • Dellamorte家怎麼沒有其他人?

根據Lucanis說法現在成員真的只剩三個人,其他人都死了。Dellamorte家是大地主兼到處投資生意,不需要接契殺人也能活得很好,但不接案應該不能繼續保持Talon身份,Lucanis失蹤期間Illario有在接案維持家族地位。

在Illario沒搞這一齣以前,我認為Lucanis是計劃等到Caterina去世之後讓Illario繼位,自己在旁工作兼輔佐繼續支撐Dellamorte與First Talon──因為他深知Illario根本沒有那個才能獨自治家。Illario不是失去耐心,就是他也知道沒有人可以違背Caterina的意志。他確實為此感到非常痛苦,但為了自己的私慾,還是真的動手了。

Lucanis也不是沒想過有一天Illario會為了爭頭銜作出弒兄之舉,用死靈法術審問Zara時他還只在意Illario沒有念在兄弟情份之上給自己一個快活。或許是對Caterina的偏愛感到愧疚,他一直承受著Illario微量的惡意與妒意(在小說裡面表現得非常明顯)然而這樣Lucanis還是愛著Illario,一點也不恨他,反而還稱讚他終於有點想法了🤣


還可以看看我寫的其他有關Lucanis的雜想:

ASSORTED LUCANIS COMMENTS @ PLURK:循序漸進理解Lucanis的過程,噗浪上的紀錄

A GLIMPSE INTO ROOKANIS & LUCANIS:以非常偏頗但超級合理的角度──Lucanis對Rook一見鍾情,或非常早就喜歡上Rook──分析Lucanis和Rook的感情,絕對絕對絕對不是我個人夢女文,看了就知道。

老實講,我確實是對Nevecanis沒愛甚至覺得有點礙眼,除了遊戲安排很爛以外,兩個性格類似的人trauma bonding對我來說是最無聊的事情。如果是我,我應該會安排Beneve/Raneve/Lucavrin。

認真想過是不是我個人單純不喜歡異性戀配對...欸,不是,真的不是,這代其他順CP我都覺得很香,以前的純愛Blackwall/Josephine我覺得很可愛,甚至DLC限定的Alistair/Leliana我也很可以🤷‍♀️

啊...感覺可能就和當年Isabela/Fenris有點像吧🤔也是受害者之間安慰性的(開放)關係,那對也是給我惡寒。


My blade struck true at Weisshaupt. What now?

我,呃,唉,要非常老實坦白地說,Davrin對我來講就是此作的James Vega。相處起來蠻好的,談起戀愛?哇喔他很帥也很辣,個性上有點衝講話有點嘴?正好是這遊戲欠缺的,旁邊還帶了一隻寵物?太讚了吧。問題是我除了在他身上找到奧德賽典型以外,真的是一片荒蕪。也不是說我不在乎這個角色,也不會說要戀愛感覺比較差,只是硬要從這個角色身上挖出東西我可能要求助GPT(X

BW所有的戀愛角色裡面,Davrin最特別的地方,大概在於他是個沒有什麼情感包袱的人,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因為空虛而尋找目標,他對未來與目的的追求就是他個人的生活準星,目前我在社群中也看到很多人欣賞他這種穩定可靠並直言不諱的特質。縱使遊戲中一時迷惘,但他也是最快就能擺脫那種心緒的人──大概在第一章後,他就從具有自毀傾向的青年瞬間轉向並接受了自己往後即將成為父親的角色。

我認為這是角色設計上的雙面刃,即使我個人在角色寫作上會給Davrin相對較高的評價(因為他有些台詞很棒,即使氛圍不對)但也會承認他在「認識與互動」上的扁平感無法忽視。直白一點說,其他的同伴若是立體,他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平面。

遺憾的是,第二章後的主線和忠誠任務只提供Davrin的目標,也就是決定獅鷲的歸處。這段故事看似是要彰顯Davrin與Assan之間的關係進展,遊戲的敘事是藉由Assan來表現獅鷲有另外一面,因此我們得以決定「其他的獅鷲」的未來──不覺得目標有點歪掉了嗎?主軸到底在哪裡?我們應該要把Assan當作個體還是群體,這不是他與Davrin的故事嗎,Assan難道可以代表所有獅鷲嗎🤔

(但我蠻好奇大家都怎麼選的,我都選過,但因為這個Codex總覺得讓他們回到Wardens那裡才是適得其所)

Stubborn just means you'll starve.

瞇著眼睛指出Davrin與Assan在...一生中的相似之處,Davrin告別族人,卻要靠著Dalish的老技術狩獵才能活下去,看著失去自己訓練者和手足的Assan,他給予的愛護讓Assan不用經歷自己當年形單影隻的痛苦。

這段故事在我眼中很不幸地被實際劇情呈現所拖累,真正的故事就是Davrin搞懂Assan的脾性,搞懂這個小鬼愛吃什麼──就像你現實中試圖理解自己的寵物一樣(說穿了是Assan一開始太過可愛不夠叛逆,或寫手太過心軟沒有讓他經歷獅鷲失去訓練者該有的悲傷,所以我對這段磨合到相親相愛的過程整個無感,就,有磨合可言嗎?怎麼看都是Assan一開始就很黏Davrin啊🤷‍♀️)

若真的要更為認識Davrin,談戀愛和帶他跟Bellara一起出門幾乎是必須的(也可以偷吃步直接看YT

我個人很堅持至少第一次戀愛必須走同組織,用相同身份去和Davrin交談會得到比較多東西:他不僅僅是個「時事所逼的新手父親」,還有作為Warden的那一面──從小到大沒什麼人真正認同自己,找不到思想上的歸屬,離鄉背井後作為自我實現的失敗者進入Grey Warden,又因為工作性質慣於情感疏遠,只有他愛上Rook才會真正承認這一點。

如果要分析戀愛這一塊,我是認為Davrin在Rook表現出興趣以後很快就陷進去,前半段他表現得欲擒故縱,但都是他一直用帶Assan散步的藉口來和Rook獨處,在幫助Halla那一段劇情中甚至等不及Rook把話給講完──比起我們從沒看過純粹口頭的「獵人」那一面,這方面倒是...很,呃,咳,貼切。講真的我很希望實際看到他怪物獵人那一面,結果除了對我們說教以外只有在同伴對話中才出現。

至少在戀愛這方面,Davrin絕對是比Vega好很多。

至於Isseya,她是小說Last Flight主角之一還被拿來繼續當作反派我真的是問號?寫手意圖明顯到只差沒貼在玩家臉上,台詞刻意對照Davrin和她作為獅鷲照顧者的身份,但那個任務真的是雷聲大雨點小到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沒求GPT但是打破我自己規矩移植修改噗浪上的文字🤦‍♀️


Mar-anaamra ben'ari ebala. You don't get to tell me who I am.

先,讓我嘆氣一下。

感覺蠻複雜的,因為這個角色是Trick Weekes寫的,DA系列中我最喜歡的角色就出自他筆下。

相比表現優秀的Solas,我確實認為這個被改了又改的角色很難達到我對Weekes一直以來的期待(這人在DAI一次寫了Solas、Iron Bull和Cole,在那之前還寫了一本被DA阿宅們讚爆的Orlesian皇室內鬥小說嗎?有夠瘋的)

直接先把我不喜歡的事情講開,我的DA好角色標準就是「我不想要一個關於『你是誰』的角色故事,我想要透過釐清『你做/說了什麼』來自己找出該角色真實樣貌與為人的故事」我從十年前第一次玩DA就是這個標準,所以我就算愛Dorian這個角色愛到不行還是覺得他的支線很爛(但戀愛劇情很棒)我會有那種要求與想法正因為DA本身就是組合片面的故事,在這方面我想要有互動性,想要自己破解。

「我是誰」就是Taash的任務,啊,我,嗯,很難評論💀最主要的問題還不是內容是什麼,而是這代同伴內容已經偏少了(就是上篇我講那個對話機制改惡的後果),Taash這個角色卻連續要解決三個個人認同問題,還全部擠在有限的過場動畫裡面,而不是靠著比較省資源的形式來投放資訊:

  1. 自我性別認同

  2. 國族身份認同

  3. 家庭關係認同

網路上除了各種無腦反對聲浪以外,對Taash這個角色個人特質最常見的批評就是「要求他人不要定義自己,但卻輕易幫別人下標籤。」

這種矛盾與雙標除了真的是個性缺陷以外,我覺得也很符合上面這些選項的情境。我有注意到Weekes在實際對白上的選擇都是「Rook鼓勵Taash去選擇」,但實際吹風的人卻是我們玩家──我是不知道其他人感覺如何,我是真的對幫別人決定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到很彆扭?那種事情不應該由外人定奪耶😓

所以我剩下什麼?配音員表現?動畫師的作品?技術方面我覺得都沒什麼問題,我對這個角色的綜合評價大概就是...時事地,真的很不幸吧?我確實認為其故事要探討的主題縱然老掉牙,但灑上異族文化的調味之後還是相當有趣,Weekes對這個尷尬青少年核心角色,在遣辭用句和自我中心的心態拿捏上也很準確。偏偏這種充滿鋒緣的角色本身就注定會面臨很大的爭議,再加上腳本不乾淨問題,連我都很難拋開主見,循常拆剖檢視。

I do not need your manipulation to show affection to my child.

離題(?)一下,雖然對Taash感覺複雜,但我很喜歡Shathann這個角色。

她是這個故事裡的右派典型傳統父母,她與真正的反派Ataashok(Dragon King)同樣是Qun制度下的受害者,我幾乎能在她身上看到Iron Bull的影子:才高八斗、心思敏捷,但卻一生困在Qun的教育之下,即使脫離卻又在心靈上藕斷絲連。她心知肚明Qun的缺陷與殘忍,卻又出於情懷操使其教義與哲學。

不同的是,她並非深諳人心的Ben-Hassrath,不知如何以圓滑的語言與自己的女兒溝通,從而造成兩人之間的嫌隙,從小在Rivain長大的Taash更是無從真正理解Shathann想要藉由Qun來讓自己的孩子更為堅強,而非將其束之高閣,這種誤會令Taash感到痛苦無比,為什麼自己的母親會想要束縛自己?自己難道是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

然而若是細品Shathann的聚餐對話,就能知道她害怕Qun會帶走自己的孩子,甚至會承認自己的教育失敗、方向錯誤,她從來不曾冀望Taash會成為一個真正的Qunari。

或許是我已經到了那種可以欣賞食古不化老人的年紀,他們是一種回憶也是一種提醒。Taash和同伴對話之中不時會提到自己對母親的過往,每一項都是既熟悉又極為催淚...

When I'm angry, like the fire... the rage is all I have.

至於戀愛,哇塞大家知道Taash在初步統計竟然拿第三名嗎😂😂😂(前面是Neve和Lucanis)

我是不認為需要真的去走戀愛線才能真正認識Taash,如果很認真盯著這個角色的台詞和行為看也能略知一二,實際❤只能算是講得更明一點。

戀愛線中Taash比較願意揭露脆弱的那一面,不想要讓自己容易衝過頭的情緒壞事,「感情會攪亂一切」正是其從小以來所接受的Qun的教育,那種自我克制包括將自己綑綁住,以繩索提醒自己的存在──當Taash願意為了Rook赤身裸體,也代表再也不害怕他們之間的感情。

──雖然對Taash這個角色有點不好意思,但Qunari一族容易爆衝這檔事已經講了...三代了?Taash對情緒的恐懼在在提醒了我有關Iron Bull的過往,像他那樣的人也害怕「失控」到寧願讓自己接受Ben-Hassrath的酷刑洗腦,Taash的自白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要說我當年對IB那段戀愛有什麼遺憾,就是來不及看到他真正在情感上崩解的那一面。

話說,他們到底有沒有要在lore方面處理這個種族特質😂我已經開始覺得他們似乎想把「Qunari的衝動」塑造成一種隱性基因,或是在故事上作為某種現實精神疾病的代詞。


When I talk to the dead, their echoes abide with me. Thoughts and passions. Hope and desires.

應該是客觀綜合評價上這代最好的同伴,特色文藻(美貌...?)兼具,我想至少DA阿宅圈有90%的人都對這個角色抱以正評,我個人也是非常喜歡這個角色,但總覺得難以優雅地丟出自己的兩分錢。

我對Emmrich第一次認識是短篇小說The Flame Eternal,剛剛掌握死人對話技術,年輕的Emmrich與遊戲中的他相去不遠,同樣對他人懷抱著熱誠,同樣積極分享自己的學識,同樣樂善好施。然而開放如Emmrich,到了遊戲中也在認識Rook不久後,便公開地談論自己對死亡的恐懼。

一般人會避免提到自己害怕的事情,會下意識閃躲、逃避,或是偽裝以避免露出弱點。但是對他來說,克服死亡是他作為甦靈法師一生的課題,是他的志業,儘管尚未完全克服,他已經熟悉並自我減敏(Desensitization)到可以輕鬆地談論自我與親近之人之殤──這一切源於他的童年創傷,

作為一個屠夫之子,Emmrich從小見識性命流失與肉體分離,雙親不幸的猝死在他心中種下陰霾,觀其一生皆與死亡緊緊相依。他窮盡自身想要融入死之境地,成長途中會發展出與死人對話的罕見能力,或許也是在心懷恐懼之下,渴望有工具能允許他身處安全地帶,透過死者窺視彼岸之景。

This existence of ours is a gift.

然而,即使一心向死,這個年邁的老人仍然眷戀生者的愉悅,他想要周遊探險、閱覽新知,他想過要與人定下終生、彼此相守,成立一個自己不曾擁有過的家庭。

時不渠與、芳華消逝,他放棄了那種想望,轉而傳道授業、寄念桃李與學問,以那種方式在世上留下自己的痕跡──直到他終於找到幽暗孤獨的不死之法。

Manfred的到來對Emmrich來說是個意外,單純的Curiosity成為了有名字的存在,陪伴在身邊探索自己的世界,對最微小的事物感到驚奇,他也成為Emmrich在世上最後的牽掛。倆人之間亦師徒亦父子的情誼非常容易同情同理,看著Manfred成長的身影,Emmrich溫暖的笑容能夠深入人心最柔軟之處,令人不由動容。

無論最後如何選擇,我認為Emmrich都是很值得尊敬的人,很多人把焦點放在他的恐懼上,我看到的是他儘管有所畏懼或退縮,卻每每都能打起精神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犧牲自我──而兩條線的結果其實都是如此,一方是犧牲夢想,卻能守候他人的未來,一方是達成自己的夢想,卻犧牲了世俗之樂與血肉之軀,晉升為黑暗中的守護者,繼續無從被他人所理解的生活。

Death is one of the primordial forces. It breaks bonds as it lays the ground for the new.

在這場拯救世界的旅程之中,或許魯莽又或許熱切,Rook彷彿是突然照進黑暗的強光,炫目使人眼盲,又引人一心相隨。若是Rook與Emmrich相戀,以這個角度來看,個人對Em行為舉止的觀察是他有想法卻對自己的年紀有所自知,沒有表示的話就會一直保持禮貌的距離,反之則攻勢猛烈,令人超級意外,想想又毫不意外──他曾經也是社交寵兒,跳過無數支歡愛之舞。

若是Emmrich選擇守護Manfred的未來,這段關係就猶如毫無血緣的拼湊家庭,通俗但依舊感人。

若是可以接受與屍骸親密的想法,那我個人是很推薦想走Em線的玩家真正投入那種魔幻體驗,體驗不死之身的究極浪漫。就算沒有戀愛,成為Lich也是一條孤獨的道路,Em將看著身旁的好友與同事慢慢逝去,直到醒世再也沒有人能夠記住他的身與名,他會逐漸踏上非人之路。與Rook相戀幾乎是注定了他終將再次體驗與摯愛之人分離,限時的感情卻會永遠留下烙印。

而Emmrich只能作出這樣的承諾:

“I will let nothing part us again, my love. Not in this nor any other world.”


為了節省時間,寫Emmrich寫得很緊湊,直接大總結。Em的內容雖然相較其他同伴更豐富,但是和Lucanis一樣,很多細節藏在不同地方,需要揣摩,假如看了我上面寫的感到疑惑「到底這些都在哪出現我怎麼沒看到???」是正常的😓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我只有複製貼上的Em相關噗浪發文集結。




寫這些對我來說需要耗費大量心神,比較不湊巧,加上近來心事多...總之放棄了一些原本也想寫的主題,例如主線故事和戰鬥之類的,我盡量分散在上面一併提及,但真的無法集中精神統整。雖然比較零碎,如有興趣看我對那方面想法的人可以找下面的連結。

不保證,休息一陣子後如果心情能回復再看看能不能逼出自己對Solas和Varric的想法,也可能就寫到這裡了。


延伸閱讀:

  1. 闇龍紀元4遊玩隨手亂記

最開始的噗浪遊戲記錄,一邊玩一邊寫,樓很高很混亂。講遊戲講Lore以外也有講一點社群的事情、Dev的事情,一邊也追Modder的進度。想看我罵更多或花癡更多的人可以往那邊去🤪

  1. Dragon Age: The Veilguard中的常見知識誤解 

顧名思義,解釋一些偏見誤解,這篇針對不是DA阿宅的老玩家

  1. 為手殘人寫的DATV噩夢難度戰鬥配置

偏NG+,建議對遊戲戰鬥有理解再用

  1. 曬我家Rook的資料夾

我家孩子最可愛一定要曬一下的吧???

  1. 曠日廢時:玩DA系列1

2015發布的DA2+DAI心得前導,用很淺白的方式解說基本知識,菜鳥友善

如果直上DATV想進一步知道Thedas世界觀基礎可以回溯參考

  1. A Faithful's Veilguard Preparations

我在DA4上市以前自耕的各種新聞整理以及相關Lore翻譯整理、官方的短篇小說翻譯

裡面也有我對DAI~DA4衍伸作品的心得和總結,想稍微理解,但沒計劃買書的話可以參考

  1. 上市前重玩記錄噗

DAO>DA2>DAI,討論lore還有上市前一些抓馬

有些不太想再重複寫的難過事情就丟在那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中之龍:過度肉麻又劇透的(正傳)人物關係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