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3

逆流色彩 (Upstream Color) 觀後感



2013 | USA | erbp | Shane Carruth

平凡的白領上班族女子Kris (Amy Seimetz)在夜間遭到盜賊(Thiago Martins)襲擊,被迫吞下了能使人聽從一切暗示的藥物,她的人生就此改變。

Forever alone人種的希望或毒藥。
我在今年剛看導演Shane Carruth的電影Primer,在對其電影複雜程度有個認知之後,我作弊先去看了幾個Carruth的訪談,雖然我不知道任何劇情,但我大概知道Carruth抱著什麼樣的概念下去作這部片,這是一部充滿暗示和潛象徵的電影,而我是一個不太擅長復述劇情,只會總結自我看法的笨蛋,於是接下來我寫的東西極有可能會奪走沒有看過這部片的人自己腦力激盪的樂趣,雖然詮釋是主觀的東西,你可能和我抱持不一樣的意見,但還是請自己考慮要不要繼續看下去。

在我看到的訪談中,Carruth說他想剝除角色所有舊有的身分認同(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但在一部有故事的長片中很難做到徹底,畢竟人的身分定義究竟是什麼?這是一個狡兔三窟的問題),在故事上這是一個相對容易讓觀眾接受的概念:女主角Kris是個孤獨的社會人,遭到盜賊的操縱,她失去了財產、工作,可能也失去了家人的信任;劇情到這裡已經給了這部片的幾個關鍵,外界的作弄、被利用的人,這是大部分人都曾經歷過並能理解的經驗。Carruth不只用奇怪的犯罪手法來表示現實的人生起落(或許是為了娛樂觀眾,但想看他的電影的人真的會期待娛樂性嗎…XD 我在看的時候只覺得很奇異),他也拉入精神層面的部分,全片穿插梭羅的湖濱散記(Walden),一本歹徒讓Kris打發時間背誦的書,求用最簡習得人生真諦,這本書多多少少代表了這部片,也象徵著Kris在尋找的真相──真正在背後開始這一切的人,或一個存在,而這個存在究竟代表什麼,可能是神,或是群眾意識,我無法隨意定論。


在一無所有後,Kris得到了一個乏味的工作,她和Jeff (Carruth)在火車上相遇,他們逐漸接受不穩定又有著缺陷的彼此,他們一同失落,一同走過情緒低谷,最後組成一個家庭。此片強調循環的概念和圓的形狀,片頭一開始是兩個男孩一起去丟垃圾,他們離開後攝影特寫了一個回收箱的鏡頭,Kris和Jeff會用吸管袋和紙片打出一個繞著一個的圓,許多的取景也是如此布置。Kris和Jeff身處故事中循環的一點(至於是如何循環的,在這邊不多說),他們只知道周圍發生的事、肉眼看得見的事,隱隱中有一股力量在翻覆這一對情侶的處境,他們看似總是處於情感風暴之中,卻不知這些恐懼和哀傷從何而來。Kris和Jeff這對情侶可能是這部片中最單純的東西,或許Carruth是在表明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重要性,若是沒有Jeff的頑固與強勢,我不覺得Kris能夠堅強起來,Jeff是Kris逆游而上的力量來源,他們在一起才能打破他們身處的循環。某種方面來說這部片讓我聯想到Take Shelter,不過是完全不同的表現手法,我也不太想比較Carruth和Jeff Nichols,手心手背都是肉…唔。


 

但我可以把Upstream Color和Primer拿來比較。
我個人比較喜歡Primer,理由很單純,因為它是時空穿越電影,而我偏心那一類的題材。Upstream Color是一個更文雅的電影,不是因為Carruth大量引用Walden,從技術上而言,十年前的Carruth不過是個想拍電影的(天才)市井小民,十年後他能在UC中投注的資源更多,技術更成熟,若是擬人化形容,Primer是帶著眼鏡、其貌不揚有點社交障礙的頂尖科學家,Upstream Color則是一個拿書卷獎的文學院氣質美女;內在來說不相上下,從外觀上來看UC絕對是更賞心悅目的電影,首先歸功Carruth的成長,其次為金錢成本方面的(低六位數美金,以拍電影來說也是很低,Carruth本人似乎不太願意談成本,可是你知道粉絲會小小擔心,他拍Primer賺到的錢都拿來砸在A Topiary前期製作和UC上,UC賺的錢要拿來還投資的親戚朋友,還要當作下一部片The Modern Ocean的資本,然後又繼續負債惡性循環,這個人要是堅持拍片又不向市場妥協就會一直保持在租房子的飄泊狀態吧…)

Primer和UC的主角們都在面對有關身分和主觀/客觀資訊掌握的問題,從角色的角度而視Carruth的電影都有種惶惶不安的氣氛。敘事上,Primer比較口語,UC則幾乎完全依賴影像,這一點問題應該是出在UC改用數位攝影機,推測可以得到大量影像,Primer用昂貴的膠捲拍攝,能拍攝的東西有限,但兩者皆大量使用自然/室內景觀(因為窮吧哈哈),在Carruth的電影中沒有什麼攝影打光濾鏡上的奇淫巧術。奇妙的是我發現我用更多的時間在了解用「解釋」作為敘事手段的Primer,我猜我喜歡解開層層束縛的那段過程,在Primer複雜的表面下我也找到了自己中意的東西;而UC在我眼中則是一張張的人類情感圖像,可說是帶有劇情的蒙太奇相簿,這部電影的設定古怪歸古怪,但在情感認同這部分絕對會更容易讓一般觀眾理解,若是要我推薦Carruth的入門電影,那UC會是我的選擇。


最後一件有關UC的事,當然Carruth也自己作了這部片配樂,大部分時間一貫地低調簡單,像Primer一樣。讓我驚訝的是這部片配樂的實驗感,在電影中還有一個收集自然聲響的角色(Sampler),電影中甚至有一段用自然聲響組起來的音樂片段,Sampler這個設定對我來說可有可無,收集並操演這背後是否有特別意味我也不敢斷言,我不太確定Carruth是不是只是想炫耀一下他對音樂和空間之間相對關係的學習成果,這對一個學音樂又知道一點點數位音樂製作的人而言是一個很新奇的感受(怎麼說呢,一般ˋ影人會使用這種類型的背景音樂甚至一些更古怪的東西,但實際演出來又是另一回事),這是UC的另一個特別之處,這種低本成電影對音效和配的過度在乎,邊看邊聽之際更加深我對Carruth這個人的偏執形象。



0 意見:

張貼留言